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捕捉到的俄罗斯(3)

(2016-01-18 12:03:13)
标签:

杂谈

手机抓拍之宗教在俄罗斯

http://s9/bmiddle/001U4gi4gy6YDDmQOIE38&690

对宗教知之甚少,好奇心使然吧,我总是乐意了解,也愿意跟人分享所见所闻。宗教总是与历史、文化、甚至民俗、饮食等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如果抽出宗教色彩,许多名画、名著、有名的建筑就是无灵魂的空洞艺术,那么提香不能成其为提香,《罪与罚》不能成其为《罪与罚》,《达芬奇密码》也可能不复存在。毕竟信仰对应的是灵魂,这正是它的高明之处。

好吧,今天就斗胆说一说宗教吧,说俄罗斯不可能避开的话题。世界宗教分为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又分为三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中国也有东正教信徒,2006年普京为北京第一家东正教堂剪彩。

这些东西任何一本相关资料都可查到。说点外传?亲爱的,如果你看过《福音书》,路加福音里耶稣的家谱说,耶稣开头传教,年纪约三十岁。不觉得蹊跷? 13岁到29岁,耶稣去哪里了?你们一点不好奇吗?他是如何成长的呢?如此重要的一段时期,为何四部《福音书》只字不提呢?有一种说法是他去过西藏和印度。我觉得有点靠谱。

圣经里所谓的显神迹给人治病,驱鬼,可能就是耶稣在印度时期,从祭司那里掌握到为人治病、驱邪、净化心灵,驱走心魔的神奇本领。我之所以倾向于这种说法,也许是巧合吧,前几天正好读毛姆小说,也在为这事叫奇。他《刀锋》里的男主角拉里有类似经历,为了寻找人生意义,为了从苦恼中解脱出来,他去了许多地方,在印度通过智者的指点与自己的修行领悟,他得到了启示。他的性情从迷茫中转向清风般的超然明朗,清新愉悦。回到法国后,拉里无私地把朋友从旷日持久的头痛症折磨中解脱出来。他的医术更像是医学解释不通的某种法力,但又能达到奇妙的效果。初读耶稣神迹时,感觉像迷惑人的把戏被神化了。现在看来,它作为平生事迹不失一定的真实成份,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加上他的牺牲与复活,更赋予了他闪闪发光的神性。
手机抓拍之壁画

http://s2/bmiddle/001U4gi4gy6YDEdXiFP21&690
这样的壁画在欧洲不算精美。然而我更有兴趣的是画的意境。这是亚当和夏娃被赶出伊甸园的一幕。天使基路伯手执火剑,展开的双翼使身体略为倾斜,增添了天使超然的飘逸感,左手直指人应去的方向。此时,吃了禁果的亚当与夏娃,已经知道羞耻,神为他们用皮子做了衣服。他们已经获得了智慧,如果再偷吃生命果就可以永生,获得神性,所以上帝不得不将他们逐出伊甸园。亚当羞愧地捂着脸,夏娃也双手遮胸,身体微微扭曲,低首含胸地默默承受上帝的惩罚。
手机抓拍之书上看到的《何为真理》
http://s9/bmiddle/001U4gi4gy6YDDk1THa68&690

比起俄罗斯冬宫里收藏的达芬奇名画,这幅灰蒙蒙,名不见经传的画作,反倒更吸引了我,十九世纪俄罗斯画家尼古拉.格的毁誉之作。画的内容是耶稣在彼拉多面前受审。时任总督的彼拉多,穿着体面,身体壮实,一副不知人间疾苦,肥脑油肠的模样,而耶稣则衣衫褴褛,尖嘴猴腮,蓬头垢面,身形消瘦地被逼到墙角,双目透出内心的恐惧与愤怒,这形像仿佛出自我国的丐帮,被形容成“不明形体的生物”,着实让人忍俊不禁。当时的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在展览会上被此画雷倒,当即下令,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一律不准展出此画。
这幅奇葩之作,意外地得到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肯定,从而幸运归于大收藏家特列季亚科夫麾下。其实,静下心看耶稣被捕,可以看出他更多显出人性的一面,被捕前与当权者的斗智斗勇,四处奔波讲道,特别是在客本马尼祷告时,“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他疲惫、忧伤、痛苦,被捕时他说“到这个地步,由他们吧。”听天由命的常人语气。尼古拉.格画笔下这个形容窘迫而精神矍铄的耶稣,我的理解是,一方面表现出面对牺牲他备受折磨与考验的人性,另一面却彰显了他关注精神而非肉体的神性。当然,有幸的是可以看到这个另类耶稣的后人们。谢谢尼古拉.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