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跃吧,青春
(2014-06-12 17:01:01)
标签:
育儿情感 |
分类: 自家故事 |
“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
“没有。”
“你们把网撒在右边,就必得着。”
——《约翰福音》
“我还想跟你说件事,那孩子昨晚都八点半了,忽然跑来跟我请假,说想去高三的教学楼走走,可是高三已经毕业了,那里空无一人。我想他还是想念同窗了一年半的同学们吧。所以我同意了。刚才我找他谈过了,离学期考只有两周时间了。。。。。。”热心又细致的老师还在说着什么。只是我的思绪已经一头栽进想像之中。
我仿佛看到了我家的小子,晚上将近九点,徘徊于空荡荡的高三的教学区,除了他和他的影子悠悠地在走廊晃动着,周围阒然无声。小子他时而举目仰望夜空,时而又埋首沉思。昔日同学们的身姿似乎又跃于眼前,他们嬉笑怒骂,开着不羁的玩笑,相互追打.....小子,也忘不了曾经喜欢过的女生吧,多少次,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角度偷偷向人家张望,多少次为她欣喜若狂,也曾为她全世界陡然暗淡无光。难忘数学老师挥鞭执教的课堂吧,数学总是激动人心的,你说。所以与数学老师结下深厚的情谊,他如兄长,如挚友关心爱护着你。更不用说那帮朋友,虽然无一例外都是些调皮捣蛋的小鬼,我也懂得他们讲义气,热心肠,快乐,爱玩笑却无恶意。他们跟你一样有着一颗孤独不被理解又脆弱的心。
本应一起参加高考的小子,由于休学了一年重回高二。小子,你和你的小伙伴们终于分别了。
那青春的长廊啊,留下多少穿梭不息的身影。也流下追逐梦想的泪水与汗水。
难怪,难怪,原来如此。想起前几天的事,我恍然大悟。
高考结束就是他们高二年级的会考,难怪他会考前心神不宁,时不时地拿起手机,发信息看回复,一会表无表情,一会儿又报以会心一笑。看他学习心不在焉,我暗暗着急呀。会考迫在眉睫,他怎么还一副满不在乎的德性呢。一再地提醒他,他虽然口头答应,但依然我行我素。我终于火了。
“什么大不了的事,等你救命呀!”
“没有”他淡淡地说,根本不想解释。
我更火大了,“到什么时候了,这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还放不下,能有什么出息!”我不留情面,狠狠地说。
他沉默。
我的火还烧得烈烈的。“你是不是不想学了,是不是想放弃了?”
“学呀,谁说不学了。”他也抬高的语调。
“那你还这副德性?”我也不依不饶。
“我学了一天,休息一下怎么了?”他对抗起来。
“你这是玩一下?这两天都魂不守舍,一会看一下,心思哪在学习上了?你不学早说,别耗在这里,就算你耗得起,我也耗不起了。”我早打算回老家,为他读书才在这个城市苦撑着。
他沉默,手上的手机仍然没有放下。
那天睡前,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多么自私的小孩呀!”一个语气拖得长长的感叹句。
第二天就是高考了,那一晚我几乎没睡,想到好多好多,好远好远。心里无数个怎么办?也有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不理解妈妈?为什么不懂事?。。。。。。甚至还联想到如果有一天他混不下去了,会不会求他那个凶残自私多年不见的爸爸呢?如果那样,那个伪装大师,那个衣冠禽兽也许会帮孩子,但也一定会先羞辱这个孩子。因为当初我们是不惜放弃一切也要离开那个人的。一想到这,就觉得多年的艰辛努力将毁于一旦,整个身子都瘫软了。
第二天我几乎没有跟孩子说话,连早餐都没有做。
接到老师的电话已经是会考后的第三天了。一想到老师说的近九点的夜,空空的教学楼,昏暗的灯光下拖着孩子那长长的单薄身影。我的内心无比的羞愧。
为什么要用我成人浑浊的目光去看待孩子清澈的世界?凭什么用成年人愚鲁麻痹的神经去探测少年人纤细敏感的情感世界?为什么要用成人丑陋鄙俗的价值观对一个少年人的未来妄加估值?怎么可以冷漠地无视孩子间纯真的友情?比起看到现在的孩子,我不是更不愿看到现在的我吗?为什么还要把只属于我的观念加于他?
孩子,还给你吧,那我们已然失去的青春,交在你的手上,由自己作主吧。
尽情跳跃吧,青春!!
祝福你们,为青春奋斗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