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2日 星期二 阴 今天煊煊4岁11月http://s5/middle/67fad422xc97a71241354&690
昨晚,洗完澡后的煊煊不顾老妈劝告玩起了“蹦床”游戏,而且越玩越起劲,大床在小家伙的强烈攻势下迫不得已发出低低“呻吟”。不得不说,小人儿的确有点“人来疯”,你“温柔而坚定”地(老妈现学现卖的一方法)叫她吧,人根本一耳朵进一耳朵出,不仅忽视你的存在,而且似乎更有变本加厉之势,把“人来疯”一词诠释得多么到位和完美。索性冷处理不理她了吧,人更来劲,想方设法要引起你的注意,用她的越来越夸张的动作和越来越“放肆”的笑声激怒我的神经,突然,这一连串的声音嘎然而止,我来不及回头,小人儿重重地摔下来了。
煊煊小朋友一个箭步爬起来,动作十分干净利索丝毫不含糊,没有雷鸣般的哭声,也没有向妈妈撒娇的温存,惊慌失措的孩子象是做了天大的错事一样无限自责地对我说:“妈妈,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突然间,我有点呆呆的感觉,孩子竟在这短短的几分钟之内克服了意外摔下的肉体上的疼痛,转而努力道歉渴求我的“原谅”,要知道以往的她一定会钻进妈妈的怀里,尽情释放泪水和小小委屈,孩子不那么确定地小心翼翼地看着我,因为不知道接下来的是批评指责还是拥抱和爱抚。
谁打造了女儿的N个“对不起”?不得不承认,“始作俑者”是我是我还是我。
很多类似的场景放电影似地在我脑海浮现:千叮万嘱中却一把打翻我精心准备的饭菜;告诫多次洗手却玩水打湿干净的衣服;被忘得一干二净随心所欲在门窗桌椅地板上的涂鸦;挣脱妈妈的大手自由奔跑中的摔倒……
所有这一切在我当时看来都是非常无言的结局,似乎中了那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毒,给孩子的是严厉地批评说教斥责,乖巧的孩子慢慢知道了如何才能“保护”自己,试探着小心翼翼地给妈妈N个对不起。
在一个妈妈的博客里看到“天使说,你剪掉了我的翅膀,却责怪我不会飞翔。”深有感触,一连串的反思让我深深自责,我限制了孩子太多的爱和自由以及孩子探索这个世界的第一步,我把心疼、关心深深包藏在斥责、懊恼下,让她困惑、猜疑我的爱。
育儿路漫漫,从现在开始我想要你明明白白看到我的爱,给你足够的爱和自由,因为不想让你成为折翅的天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