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2014-02-06 20:39:23)
标签:

河南云台山、青天河

摄影

杂感

休闲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2010年国庆长假同几位好友到河南云台山去,诚心拍点照片(刚买了单反相机),因为那个时候铺天盖地对云台山风景的宣传太诱惑人了。然而事与愿违,到了感觉非常之不满意。景区里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别说三脚架无处安放,就连我们正常的行走也很困难,简直就是被人推着走、架着走,被动极了。一无地方拍,二无心情拍,所以勉强地拍了几张,还是差强人意。好在我们大家临时作出了英明决定到青天河去,总算得到了一点的弥补。虽然这两个景区也算可圈可点了,但是我们只能到此一游、走马观花地拍了几张片子。下面的几张片子就是从我的QQ空间里搬过来的。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位于河南省距省会郑州西北70公里的焦作市修武县境内,总面积240平方公里,拥有十一大景点,是一处以太行山岳丰富的水景为特色,以峡谷类地质地貌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为内涵,集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于一身的科普生态旅游精品景区,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 
    云台山地区是经过了25亿年以上的沧桑巨变,其间经过了无数次的裂山断海、风侵水蚀才形成了今天让人叹为观止的灵山秀水。在裂谷作用大背景下形成的“云台地貌”,是新构造运动的典型遗迹,不仅衍生出了美学价值极高的地质地貌景观,同时也培育出了这一区域繁杂多样的自然生态景观,这些丰富的地质遗迹,俨然构成了记录这里亿万年沧桑演变的活字典,它们以大量的信息和实证准确的记录了云台山园区地壳的形成及演变历程。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到山水的表,得到耳目之娱,更能看到山水的本,了解到比人类文明深远几十亿年的地球历史。2004年2月13日,云台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同时,云台山还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荣获了世界杰出旅游服务品牌、中国旅游知名品牌、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等多项荣誉,并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点。2007年8月,云台山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结为姐妹公园,成为我国第二家通过官方建立的中外姐妹公园,并被列入当年胡锦涛主席访美时中美两国政府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摘自网络)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云台山、青天河,我们曾经走马观花过

  青天河(原名:红旗水库),集江南水乡与北国田园风光于一体,被誉为“北方三峡”的青天河风景名胜区,位于晋城市柳树口镇与河南省焦作市西北部博爱县境内,系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太行山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的十佳风景名胜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景区面积106平方公里,由大坝、大泉湖、三姑泉、西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等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摘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