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1784年8月23日,一艘挂着星条旗的多桅帆船经过珠江抵达广州黄埔港,这艘船被称为“中国皇后号”(Empress of China),这是美国独立建国后,第一艘来到中国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的到来,开辟了美中直接贸易的新航线,成为美中关系史上的重大事件,是美中贸易往来230年的历史见证。
https://share.america.gov/wp-content/uploads/2017/10/2017102001.jpg
1776年7月4日美国宣布独立,此后历经7年与宗主国的战争,1783年9月3日与英国签订巴黎条约(Treaty of Paris),英国正式承认美国,战争结束。当时的美国由于战争的破坏及被英国封锁海面,经济凋敝对外贸易几乎中断,巴黎条约签订后,亟需重开对外贸易。
美国人一直把中国市场视为一个诱人的机会,美国人不仅喜欢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家居用品等,而且当时与中国做贸易也是对外贸易不多的选择之一,原因是英国切断了美国与西印度群岛的贸易,欧洲国家也对美设置了贸易壁垒。在此背景下,中国皇后号前往中国开辟贸易航线就具有特殊意义。
中国皇后号在波士顿建造,重360吨,原本是私人船只,战争结束后,船只被改建成商船,为了对付海盗,船上还配备了武器,由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为主的费城金融家们成为船东,出资招募船员购买货物,由前海军军官约翰·格林(John Green)担任船长,前大陆军军官塞缪尔·肖(Samuel Shaw)和托马斯·兰德尔(Thomas Randall)负责贸易事务。
罗伯特·莫里斯是美国的建国之父之一,也是美国财政金融体系的创立者,独立战争期间他被认为是除华盛顿以外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华盛顿担任总统后,曾有意任命他担任财政部长,但被莫里斯婉拒,推荐汉密尔顿担任财政部长。莫里斯对美国的远东贸易兴趣浓厚,投资中国皇后号是他最有远见的投资之一。
1784年2月22日中国皇后号从纽约港出发前往中国,这一天是华盛顿生日,选择这一天也是为了表示隆重。中国皇后号满载皮货、人参等美国本地土特产,经过6个月的航程,终于到达澳门,在澳门获得进入广州的许可后,8月23日在清朝派遣的引航员带领下沿珠江进入黄埔港,进港前鸣炮13响致意,当时停泊在黄埔港的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的商船也纷纷鸣炮回礼,一时好不热闹。
中国皇后号的到来对于当时的清朝官民来说是一件稀奇事,他们分不清美国人与英国人的区别,塞缪尔·肖告诉中国人美国是一个新成立的国家,并用地图显示美国所在方位。中国人看到星条旗上的花纹,以为是鲜花图案,于是称美国为“花旗国”,当时西洋参是美国的主要特产之一,因此后来就一直被称为“花旗参”。
中国皇后号在广州停留了4个月的时间,将带来的货物卖掉,并买入中国的热门商品茶叶、丝绸、瓷器等,12月28日离开广州,于1785年5月11日回到纽约,满载而归引起轰动,所带来的货物很快卖出,虽然最后核算整个航程投资只有25%的利润回报,不如预期那么高,但航行的顺利完成开了远东贸易的先例,鼓励其他商人投入新的市场,成为美国与中国贸易的先声。
回到美国后,塞缪尔·肖写了一份详细的报告给国务卿约翰·杰伊(John Jay),杰伊将报告转交给国会议员分享,中国皇后号与中国的贸易得到议员们的赞扬,也为今后长期美中贸易打下基调。此后,新大陆的商人们,尤其是新英格兰地区的商人在与中国的贸易中发了大财,形成许多富有家族,19世纪中他们在罗得岛的新港(Newport, Rhode Island)建造了许多豪宅,后来成为当地旅游热门景点。
https://share.america.gov/wp-content/uploads/2017/10/2017102002.jpg
为了纪念中国皇后号开辟美中贸易航路,1986年中国发行了纪念中国皇后号的5元银币,香港话剧团也以中国皇后号为题材上演话剧,目前中外合资的电影中国皇后号也已开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