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历史系列70:不忘二战老兵

标签:
纪念活动 |
今年是二战结束70周年,全球不少国家都用各种方式举行不同的纪念活动,包括隆重集会、盛大阅兵、游行庆祝等。与这些国家级庆祝活动不一样的是,美国有个由普通民众组成的非营利组织,早在10前就展开了一项活动,利用民间的组织动员能力,争取让在世的二战老兵有生之年到首都华盛顿参观二战纪念碑:凭吊长埋地下的战友、慰藉忠勇烈士的英灵。
“荣誉专机”(Honor Flight)组织的创办人是厄尔·莫尔斯(Earl Morse)与杰夫·米勒(Jeff Miller)。莫尔斯是俄亥俄州春泉市的一名医生助理,在退伍军人事务部的医院工作。2004年国家二战纪念碑在首都华盛顿建成后向公众开放,这在当时是全国性的新闻。莫尔斯接触的病人中,有不少二战老兵,莫尔斯曾询问过300多位老兵,是否希望去华盛顿参观二战纪念碑,绝大部分人的回答是“Yes”。但在以后的随访中,这300多人中没有一人到华盛顿去过,他们有些是没有足够的钱购买机票、住宿,有些是体弱多病无人陪同照顾旅行。
莫尔斯自己是退休的空军上尉,也是私家飞机飞行员,他很希望让这些老兵一偿心愿,于是驾驶小飞机带着两位二战老兵来到华盛顿。当他看到两位老人在二战纪念碑前激动得老泪纵横时,自己也被深深感动了。回去后,莫尔斯找到当地的航空俱乐部,这个航空俱乐部有300多名飞行爱好者,他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们,希望大家能出钱出力,免费让老兵们到华盛顿参观二战纪念碑。莫尔斯的想法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大家开始捐款捐物,也在社区展开募捐,“荣誉专机”组织的雏形便诞生了。
此后不久,住在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市的杰夫·米勒受到莫尔斯的影响,也展开了类似的活动,只不过规模更大。米勒是国家二战纪念基金会的成员,在阿什维尔市经营干洗店。他的父亲也是二战老兵,叔叔是二战时B-24轰炸机飞行员,在战争中牺牲。一天米勒拿起电话打给航空公司,希望包租一架波音737飞机,航空公司的人惊讶地问他:“你只是经营干洗店的,你想租一架737?”米勒反问到“你父亲是不是二战老兵?你不觉得他应该有机会去看看纪念碑吗?”
2006年9月及11月,经过米勒及其同伴们的努力,住在阿什维尔市周围的300多名二战老兵坐飞机来到华盛顿参观,他们中年纪最小的79岁,最大的102岁,有5人已经报名参加,但却在成行前去世。老兵们在首都机场受到热烈欢迎,对于许多人来说,恍若时间倒流,重温了50年前回到家乡时受到英雄般欢迎的旧梦。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周日早晨”节目对此做了报道,影响很大。
莫尔斯播下的种子,在米勒的大力推动下开始迅速成长。此后,2007年2月他们将各自的组织合并,成立了“荣誉专机”组织,其网络遍及全国,目前在各地有133个地区组织,遍及41个州,得到“荣誉专机”帮助到华盛顿参观的二战老兵已有十多万人。就在博主前去二战纪念碑参观时,巧遇来自芝加哥地区的“荣誉专机”团,四辆大巴载着85位老兵及60多位随行人员,每辆大巴上都写着“荣誉专机”的字样。2008年为了表彰莫尔斯与米勒帮助二战老兵的义举,白宫向他们颁发了“总统公民勋章”(Presidential Citizens Medal),这是美国荣誉第二高的平民奖,仅次于总统自由勋章(Presidential Medal of Freedom),每年由总统授予。
二战纪念碑紧邻华盛顿纪念碑,是一个巨大的圆形区,圆形的周围是50个州的石墙,以及两座分别写着大西洋、太平洋的高大拱门,代表着美军参战的两大区域,主碑上刻着4048颗金星,每颗星代表着100名烈士或失踪者,碑前写着“我们在这里铭记自由的代价”(Here we mark the price of freedom)。
据二战纪念馆的统计,目前全美在世的二战老兵近86万,年龄都在85岁以上;这个群体的人数以每三分钟去世一人、每天去世492人的速度不断减少。对于“荣誉专机”组织来说,抓紧时间将老兵带到二战纪念碑去参观就成了越来越紧迫的任务,他们也希望能得到来自各界的更多捐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