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hotos.state.gov/libraries/america/3239/June_2011_Week_2/06142011_AP110407035671_300.jpg
黛米•摩尔(Demi Moore)[中]
是为反人口贩运行动宣传造势的名人之一,摄于尼泊尔(Nepal)某受害者康复中心。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IIP)《美国参考》Charlene
Porter从华盛顿报道,10年前,根据《人口贩运受害者保护法》(Trafficking Victims's
Protection),美国执法机构获得了制止奴役人口行为的新的权力。与新法实施的同时,人们对于这类剥削性质的罪行有了新的认识,在保护受害者方面也有了新的手段。现在,美国官员正在讨论如何进一步加强打击这类全球性犯罪行为。
全球有130多个国家效法美国,正在修订本国的相关法律,以保护人口贩运受害者,并起诉那些通过性买卖、血汗工厂或家庭奴工等方式奴役他人的罪犯。
美国国务院监督和打击人口贩运事务办公室(Office to Monitor and Combat Trafficking in
Persons)主任路易斯•席德巴卡(Luis
CdeBaca)大使表示,今后10年,世界各国必须共同努力以保证各自的反人口贩运法律得到执行,并确确实实地帮助那些往往不能自己挺身求助的受害者。
席德巴卡在6月13日表示:“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各国政府都有责任不仅毫不留情地起诉贩运分子,并且把积极确认和保护受害者的工作及大力防止此类犯罪的行动与有效执法结合起来。”
席德巴卡在美国众议院对外事务委员会非洲、全球健康与人权小组委员会作证时表示,到现在为止,执法与起诉工作大部分是在受害者被贩运分子奴役的国家实施,但是,受害者首先是因贩运分子做出可以获得工作机会和发财致富的虚假许诺才来到其他国家,各国政府必须设法防止这类欺骗性的招募活动。
他说:“为了今后进行这场斗争,必须不断加深对这类犯罪行为的认识,了解与之斗争的不同方式。”
席德巴卡表示,目前各公司面临日益增长的压力,在其生产过程及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虐待劳工的行为引起警惕,公司问责已成为防止人口贩运的一个新的前沿领域。
旅游业的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在该行业中存在着人口贩运问题,并且采用了相应的行为守则来应对这一问题。卡尔顿旅游公司(Carlson)副总裁德博拉·坎迪(Deborah
Cundy)向小组委员会解释了该行为守则。
她说:“该行为守则基本上就是要求守则签署方对公司人员进行培训,告诉他们应该注意什麽及如何报案。这样,公司的全部工作人员就成了耳目灵通的一支监控力量。”
坎迪表示,最近,旅游业的两个大型企业德尔塔航空公司(Delta Airlines)和希尔顿酒店集团(Hilton
Hotels)采纳了该行为守则,从而把守则的影响推倒了一个新的高度。坎迪说,她的公司期待着这样一个时刻的到来 –
旅游公司在反人口贩运措施方面的参与不再被认为是 “公司的社会责任,”而成为一种正常的企业行为。
2000年通过的这一法律要求美国国务院编写一份年度世界人口贩运问题调查报告。2010年度报告指出,每年共有1,200多万人口被贩运作为奴工与性剥削对象。该报告的最新版本将于6月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