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回展展示非裔美国人对美国与世界的贡献

标签:
杜·波依斯巡回展格莱美奖道格拉斯非裔杂谈 |
分类: 文化和教育 |
《美国参考》特约撰稿人Yvette Ridenour
华盛顿——非裔美籍学者杜·波依斯(W.E.B. Du Bois)曾经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黑人,美国还会是现在的美国吗?”根据一个展示美国400多年历史进程的大型巡回展,这个问题的答案毫无疑问是“不会”。
杜·波依斯的这个问题正是创办“我是美国:非裔美国人的烙印”(America I AM: The African American Imprint)巡回展的原动力。该展览旨在展示非裔美国人对美国方方面面的贡献。不仅如此,从流行的爵士乐和饶舌作品,到民权运动产生的永恒激励,美国黑人的影响遍及全球。
“我是美国”巡回展是为纪念黑人历史月(Black History Month)而于2月初在华盛顿国家地理博物馆(National Geographic Museum)揭幕的。本次展览采用多媒体展示,展出200多件历史与文化器物,其中包括传奇运动员迈克尔·乔丹(Michael Jordan)穿过的篮球队服,音乐家王子(Prince)用过的紫色吉他,以及路易斯·阿姆斯特朗(Louis Armstrong)吹过的小号。
“我是美国”巡回展由脱口秀名嘴塔维斯·斯迈利(Tavis Smiley)与辛辛那提博物馆中心(Cincinnati Museum Center)合作举办。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博物馆中心名誉馆长约翰·弗雷明(John E. Fleming)表示:“虽然我们无法面面俱到,但还是大力展示了非裔美国人对世界的巨大影响。”
抗争与胜利的实物
早在十六世纪,非洲奴隶就被西班牙探险家带到现在的美国。这些非洲人将自己的文化带到新大陆,大大丰富了当地的音乐、说故事、烹饪以及手工艺,同时还带来了先进的农、渔以及蓄牧操作知识。非洲传统深刻的精神层面给予他们力量与信仰,使他们承受住了时时遭遇的残酷待遇。在300年的奴隶时期,非洲人对美国文化的影响飞跃增长。
本次展览还展出了多件含有血泪史的纪念物品,包括加纳海岸角城堡(Cape Coast Castle)的“不归门”(Door of No Return),数以百万计的奴隶经过此处登上了驶往欧洲和美洲的运奴船。此外还有1955年罗莎·帕克斯(Rosa Parks)在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Montgomery)的公车上拒绝为白人让座后的逮捕证,上面按有她的手印;另有小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的牢房钥匙和凳子,1963年他在此写下《从伯明翰市监狱发出的信》(Letter from Birmingham Jail)。
参观者还会看到拳王穆罕默德·阿里(Muhammad Ali)1974年在扎伊尔(现刚果民主共和国)与乔治·福尔曼(George Foreman)的“丛林之战(Rumble in the Jungle)”备战时穿过的袍服,还有歌剧名伶玛丽安·安德森(Marian Anderson)穿过的礼服。废奴活动家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Frederick Douglass)生前用过的衣物,以及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总统批准道格拉斯在南北战争时期穿行北军战线招募黑人士兵的手谕。
弗雷明说:“从很多方面看,是非裔美国人塑造了今天的美国流行文化,尤其是音乐与舞蹈。爵士乐是美国所缔造的真正创新的文化形式之一,而且已经传遍全世界。” 非洲的节奏韵律缔造了蓝调、散拍乐和爵士乐等形式,而从爵士乐中孕育出摇滚乐。他说,非裔美国人带来的多方面影响“不是任何一个展览能够完全体现的。”
一种学习经历
斯迈利说他希望大家能够带小孩来看展览,让他们知道“没有非裔美国人400多年来的贡献,就不会有我们今天的美国。”
本次展览还邀请参观者,尤其是美国黑人录制30秒的心得体会。一名年轻的黑人妇女这样说道:“我鼓励大家都来参观这个展览,不只是黑人,而是所有人。你会学到很多……你真的会被感动的。”
“我是美国:非裔美国人的烙印”巡回展在国家地理博物馆展至5月1日。下一展地是圣路易斯(St. Louis)。
另可参阅“W.E.B.
Du Bois: The Push for Political
Agitation(杜·波依斯:奋力争取政治鼓动[英文])”。关于本次展览的更多信息,请访问“我是美国”网站。
美国国务院国际信息局 http://www.america.gov/mg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