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博客:Gabriel Allen,美国学生在中国
标签:
美国学生中国中文学习杂谈 |
分类: 客座博客 |
作者:Gabriel Allen,
2010年11月28日
Adriana Ray讲述了在马里兰州贝塞斯达的沃尔特惠特曼高中学习的经历。
作为美国国务院资助的国家安全语言倡议(NSLI - Y)项目的参与者,我来到中国。该项目支付学生在中国居住学习汉语一年。其他十三个美国学生和我一起在北京望京附近的第80高中学习。平日,我们住在学校的宿舍,我们属于学校国际部,我们都参加的是语言课程。这也就是说我们的课程几乎完全侧重于汉语学习。我们参加阅读,口语,听力等各种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为了使我们能够尽快掌握中文。每天从早上8点前直到下午四点我们都在学习中文,中间有个比较长的午休时间。晚上,从七点到九点,我们在宿舍里也有固定的学习时间。一个老师会在走廊把守,防止我们跑到朋友的房间。我们不仅学习中文,同时也学习中国文化。我们每星期四的整个下午都是文化课,有时我们去参观重要的文化景点(长城),有时我们看中国电影(可可西里),有时我们讨论中国历史。我们还上一些常规课程,例如艺术,专题讨论会和体育。
学习是具有挑战性的,但我们同时也要保证学习有趣。放学后,我和同学经常去附近的超市家乐福。当你试图寻找爆米花或梳子的时候,你会惊讶地发现你可以学到很多中文。附近的这个市场提供了另一种途径提高我们的中文和讨价还价的技能。我从中国文化中学到的一件事是,如果你能够砍价砍的更低或在别的地方找到更便宜的就决不多付一毛钱,或者如果你要多付也要强烈埋怨一下。公园甚至公共汽车上也是见陌生人或结交新朋友的有趣的地方。我们学校的国际学生部很大,包括哈萨克人,韩国人,蒙古人等等。他们有些人说英文但是大多数都不说。所以我们经常用中文交流。虽然我们文化和语言不同,我们在踢足球这件事情上找到了共同点。我第一次来到中国首先学到的事情之一就是如何喊“好球!好球!”,意思是精彩的进球或踢的不错。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