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为推动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的社会影响力,让更多读者有机会了解所有获奖作品,筹备委员会在第二届奖项即将揭晓之际,特别在官方博客和微博平台策划了“图画书华文原创之路”专题文章。邀请到两岸三地知名学者、推广人为广大读者梳理近年来图画书华文原创的历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让我们记住这些曾为孩子留下精神财富的开创者们,他们让原创图画书的天空熠熠生辉……
台湾图画书的特色
——以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获奖作品为例
文 朱自强
前面讲的是图画书的创意和设计,第二点我想谈谈叙述节奏。图画书的文字故事也好,绘画故事也好,都是有它自己特定的叙述节奏的,这种叙述节奏和一般有插图的书,或者只有文字的故事书的叙述节奏是不一样的。


我们刚才例举的童嘉的《想要不一样》和《我怎么没看见》,这两本图画书所采用的叙述节奏,在图画书中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我觉得,《想要不一样》是一种散点式或者说树状式的结构,它是以“想要不一样”这个心理愿望和人生的立场为根基,然后去选取各种各样的另类表现来阐发“想要不一样”的合理性。作品罗列了很多东西都是“想要不一样”,它是树状的,发散的,没有一个单线贯穿的故事,而是由一个情绪、一种愿望生发出多种生活场景,所谓的 “形散而神不散”,是这样一种叙述节奏。而《我怎么没看见》,我把它称为是珍珠项链式的结构,是环环相扣、环环相连的,然后一条线向前推进,最后给出一个意义上的照应。在这样的故事里边,如果抽取出其中一个珠子,它就会整个散落掉,故事就穿不起来,往下就发展不了。其实在《想要不一样》里面,哪怕是再精彩的、有创意的叙述内容,比如,其他多米诺骨牌都倒了,只有一个孤立在那儿,我们把它去掉,这本书整个的叙述还是可以成立的。
还有,画面其实也会给图画书造成一种鲜明的节奏感,比如邱承宗的优秀奖作品《池上池下》,后面我会集中谈《池上池下》,这里先略过不讲。
朱自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文学与传播学院院长,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第一届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评审委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