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首语: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想要拥有幸福人生,首先要学会自在,而不是痴迷于名、利、权、情(性欲、情欲)、欲(物欲),只有如此,才能参悟和感受幸福的真谛......
㈠ 生命不在年龄,贵在保持童心
童心可以使人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在无形中延长自己的青春与生命。
要保持一颗童心,因为它是人的天性。任何人的内心深处都深藏着童年的记忆,都渴望着像孩童那样真性流露,无拘无束。
小时候,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长大后,简单是件很幸福的事。
童心是生命的润滑剂,是从心底升起的阳光。保持一颗童心,生活将变得简单而快乐。
㈡ 生活不在金钱,贵在怡乐心情
《增广贤文》:“储水万担,用水一瓢;广厦千间,夜卧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三餐。”
金钱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但是这种提高不是无限的,一旦超过限度,还会降低生活质量,因为一个人真正需要和能够享用的物质生活资料终归是有限的,多出来的部分只是奢华和摆设。
快乐较多地依赖于精神,较少地依赖于物质。快乐的获得并不需要钱财的堆积。
㈢ 衣着不在时尚,贵在舒适合体
古人服装,基本上是宽袍大袖、峨冠博带,峨冠博带就是高帽子和阔衣带,这都体现了泱泱大国的风度。
清朝是满族的长袍马褂,在气派潇洒上比汉服要差很多,但是仍然具备传统服装的一些优点,比如说可以遮掩体型上的一些不完美,像轻微驼背、偏于肥胖之类。
学习古人,穿着追求舒适合体、潇洒倜傥。
㈣ 膳食不在丰富,贵在营养均衡
古人吃五谷杂粮,以素食为主,饮酒也是酿制的低度粮食酒,不同于现在用食用酒精勾兑的酒,所以古人能一喝十八碗、一坛子,而没有什么害处,这些在今天看来也比较科学。
古人创造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宫廷满汉全席包括南菜54道、北菜54道,共108到菜式;到清末,逐渐形成了八大菜系;古人认为“药食同源”,因此又以“食疗”来促进健康。
所以,要学习我们的先人,注重营养均衡、饮食健康。
㈤ 居室不在大小,贵在别有天地
中国传统居室“四合院”,体现了人与自然的融合。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我初从中国回到欧洲时,我的最强烈印象之一是与天气失去密切接触的感觉。木格子窗糊以纸张(常常撕破),单薄的抹灰墙壁,每一房间外的空廓走廊,雨水落在庭院和小天井内的淅沥之声,使个人温暖的皮袍和炭火……令人觉得自然的心境,雨呀、雪呀、风呀、日光呀,等等在欧洲的房屋中,人完全被孤立于这种境界之外。”
学习古人,把自己的居住空间建设的别有意境,而又能够与天地共融。
㈥
养生不在刻意,贵在顺其自然
古人说:“大道无道,大养无养。”
一旦适应了哪种生活习惯,有了哪种嗜好,而且没有觉得有什么不适,那就不必为了所谓“专家”说的养生方法而刻意改变,否则反而自寻烦恼。
庄子说:“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庄子认为,精神生命的养护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是远远高于肉体生命的养护的。
人生在世,一切顺其自然。生命唯一的尺度,是你能否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
㈦ 情趣不在雅俗,贵在提升心灵
古人说:“不做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这里的“无益之事”,实际指的是,不是特别功利,而又充满情趣的,风花雪月,琴棋书画等高雅而充满意趣的文化雅集。
追求情趣,无所谓雅与俗。俗到一定程度,成了大俗,也就是成了大雅;而大雅也离不开俗,天天吟诗作画的人也要吃喝拉撒。
不过,情趣绝不是低级趣味,必须要有心灵高度。切不可把无知当个性,把无耻当勇气,把无聊当时髦,把肉麻当有趣!
㈧ 朋友不在多少,贵在真情相处
龚自珍说,“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这是对友情最唯美的表达。
李白说:“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朋友相交贵在交心,贵在相知,贵在真情相处。
有人说,亲情是天生的,爱情是缘分,而友情却需要努力去争取。
其实友情也是一种缘分,由一个“缘”字开始,凭一个“真”字延续,靠一个“心”字长久,真诚的友情将会给人留下美好的享受与难以忘怀的回忆。
㈨
家庭不在贫富,贵在温馨和睦
《礼记》:“父之笃,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意思是,父子亲近,兄弟同心,夫妻恩爱,家人齐心,财富就会自然聚集而来。
自古以来,家庭和睦,都是一个家庭兴盛的根本。
一家人在一起,只要保持一份信任和耐心,相互理解宽容,家庭自然和睦。家庭和睦是人生幸福的基础。
人与人能够同甘共苦是一种优秀品质,在家庭中反映尤其明显。
家境寒苦,最能考验人。许多家庭经济不富裕,甚至相当清苦,但是成员之间患难与共,照样营造出温馨和睦的氛围。
总而言之,人生只有学会自在,才能够更好地感受幸福......
源自:素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