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省事,不怕事;脱俗,不矫俗;顺时,不趋时

(2018-06-25 10:05:04)
标签:

通情达理

有容乃大

顺应时势

心底坦荡

闫涛老师

分类: 中华文化精髓
省事,不怕事;脱俗,不矫俗;顺时,不趋时

       省事,不怕事
 
       ㈠ 省事,不惹事
       古语云:“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从古到今,有些闲着无事的人,故意要去挑起一些事情,最终往往没有好的结果。因此,省事不惹事是一门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不惹事者,做事须通情达理,能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惹事者,做人须豁达包容,能够“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不惹事者,要学会忍,忍是一种力量,是智慧和担当,决不是怯懦。
 
       不惹事当然不是一味迁就,只是不愿纠缠于无关紧要的纠纷,与人方便,与己方便罢了。
 
      不惹事既是自珍自重,又是尊重他人,可谓有容乃大,无欲则刚。


       ㈡ 事来不怕事
       古人云:“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人不敢承担就是怕事,所以人要勇于去承担责任,纵使面对人家的指责、不理解,也要据理力争,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人不知而不愠”。
 
       不怕事者,心底坦荡底气足,身正不怕影子斜;不怕事者,懂得生命诚可贵,却不会为三斗米折腰;不怕事者,活得有尊严有质量,拿得起放得下。
 
       因此,不怕事,要有敢于担当的气魄,又具有大智若愚的深邃。
 
       在惹事与怕事间有多种情形,有的人不惹事但怕事,是胆气不足;有的人不怕事又乱惹事,则鲁莽有余;只有不惹事又不怕事者,才是真正有担当。
 
       人的一生世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事情,有好事也有坏事。但不管如何,只要能够做到省事不惹事,事来不怕事,那么就算出现任何事情,也难不住我们。


        脱俗,不矫俗
 
        ⑴ 脱俗,不绝俗
       《菜根谭》:“能脱俗便是奇,做意尚奇者不是奇而为异;不合污便是清,绝俗以求清者,不为清而为激。”
 
       这句话的意思是:思想超越一般人又不沾染俗气的人就是奇人,但是那种故意标新立异的人并非奇人而是怪异;不愿与人同流合污就算是清高,但是为了表示自己清高和世人断绝来往,那就不是清高而是偏激。
 
      “脱俗”与“绝俗”,一字之差,境界却是天壤之别,人都是活在俗世中,很多俗事都得做,不沾染庸俗之气才是脱俗。
 
       脱俗的人不代表人缘差,不会交际,只是有自己明确而独立的自我空间而已。脱俗与合群并不矛盾,绝俗才会不合群。
 
       老子说:“和其光,同其尘。”身,随俗而处;心,自有洞天。而群,一直在那里,除了自己没有人能够放逐我们。

       ⑵ 容俗,不矫俗
       人生在世,做人要超脱世俗,但是不可以存有刻意矫正世俗的心理,而应当对世间事有“容俗”的念头。
 
       有的人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同时要求别人也要这样做,如果别人不这样做,心里就不高兴,这实在是庸人自扰,自讨苦吃!
 
       有矫俗之心的人把莫须有的重担压在自己身上,不但自己失去了心灵的自由,也让别人不舒服;同时批评、论断、轻看、藐视也因此而来,甚至导致分争、恨恶等等,给自己也给别人带来损害。
 
      一个有矫俗之心的人势必人际关系不能和谐,令人生厌。
 
       让我们在凡事上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只要求自己,改变自己,却不可去要求别人,改变别人;只管去做自己应该做的,却不必要求别人也这样做,更不可去批评论断不这样做的人。


      顺时,不趋时
 
      ㈠ 顺时不逆天
       《易经·艮》:“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意思是:人的一行一止都需要顺应时势发展,能如此做去,前景光明。
 
       顺应时势是在看清了时代的发展状态、趋势之后,从而按照客观规律调整和安排自己的事业与生活。
 
       时势是天道所显示,也就是天道不可违,时势不可违,顺应时势就是大智慧。
 
       待时而动,顺势而为,灵活变通,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本色。
 
       时势变了,人也要作出相应的变化与调整以顺应。俗话说,“识实务者为俊杰”,能够顺应时势,也就把握了自己的人生,把握了成功的方向盘。

      ㈡ 独立不趋时
      《庄子·缮性》:“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
 
      意思是:不为荣华富贵而心满意足,自纵心志;不因穷困窘迫而随波逐流,趋时附俗。
 
      “顺时”(顺应时势)与“趋时”(趋附世俗),从表面上看的确有几分相似,但彼此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趋时”是盲目跟风,赶时髦,随大流,人云亦云,趋炎附势,而“顺时”是对时势洞若观火之后的顺应。
 
      有时候,真理并不是掌握在大多数人的手里,所以人当保持一定的精神和人格独立,不必非要和别人挤在一起,因为人多的地方是捡不到金子的!


                                                                                                                  来源:儒风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