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指导专家:湖南省儿童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
今冬气温普遍偏低,尤其近日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是雪花飞舞。这个时候,家长们都特别关注孩子的保暖问题。除了给孩子穿暖衣服之外,很多家长还给孩子准备了电热毯、暖水袋、暖风机、烤火炉等取暖设备,在晚上临睡之前,还会给孩子泡脚。殊不知,这样的举动很容易造成儿童低温烫伤。
什么是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通俗的理解就是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所引起的烫伤。医生介绍,一般情况下,皮肤与低温热源短时间接触,仅仅造成真皮浅层的水泡型烫伤,但如果低温热源持续作用,就会逐渐发展为真皮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烫伤。人体的皮肤有一个耐受度,而且皮肤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娇贵,在接受外部热量时,温度控制在42~45℃最为宜;接触70℃的温度持续1分钟,就会被烫伤;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也会造成烫伤;如果长时间接触42~45℃的温度也不安全,会导致“低温烫伤”。低温烫伤从皮肤表面看起来并不严重,烫伤面积可能很小,仅仅会出现皮肤红肿、水泡、脱皮或者发白的症状。但低温烫伤的创面往往比较深,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深度溃烂,恢复起来非常困难。
怎样预防儿童低温烫伤?
儿童的皮肤比成人的皮肤更为娇嫩和敏感,常用的取暖设备如电热毯、热水袋的温度都有可能超过孩子皮肤的承受度。由于冬季人体末梢神经反应比较迟钝,皮肤的感觉较弱,儿童皮肤又相对较薄,当他长时间接触这些低热物体时,皮肤可能并没有感觉烫,但热力已经渗透到软组织形成烫伤。尤其是睡熟后,儿童的睡眠程度很深,就更容易被短时间摸着不烫的温度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