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没有温度,怎么办?
(2017-06-24 14:06:34)
标签:
心理咨询语禾 |
摆脱灵性商品,分享生命心法,
心累的时候来『生命花园』歇一歇吧!
“你叫他做什么他都会做,比如叫他下班时顺便买个水果回来,他也会做,但是夫妻之间就是没有那种亲密的感觉,他就像个工人或快递小哥。”
女人帮团体中,有位姐妹小琴(化名)在团体中提出他的婚姻问题,丈夫总是不冷不热的态度,女儿还小,在冷冰冰没有温度的家里,她试过用各种方式增进夫妻感情,甚至跟丈夫吵架,用在别人看来可能有点作的方式,试图引起丈夫的关注,但换来的却是油盐不进的冷漠回应。朋友都说这种老公很好啦,叫老公做什么他都做;也有许多人说婚后都是这样,是小琴要求太多。听了朋友们的话,本来就有选择困难症的小琴,更是进退维谷,要离婚别人都说老公又帅又听话,是她太作;但这种冰冷的夫妻关系,却是她冷暖自知的真实感受。
到底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
我们决定在团体中帮助她做家庭雕塑排列,看清楚这个家庭的关系结构与动力陷在怎样的泥淖里。
情感冻结的原生家庭
我们先做小琴的原生家庭,当扮演小琴原生家庭的辅角们各自做出在这个家庭中的应对姿态时,我们发现:
小琴的爸爸根本没有融入这个家庭父亲与先生的角色,一直是在外围自己一个人晃荡,没有任何情感流动,也油盐不进,甚至一度想躲得远远的;妈妈则是一直打岔,也就是你跟她说东她说西,完全无法对话;小琴自己则是超理性的姿态,冷眼旁观着这一切;还有一个没有同住的同父异母的哥哥,也是超理性的姿态,哥哥一进场,父亲就反应出强烈的对抗。
小琴的原生家庭中,情感冻结不流动,大家都站在原地不动。小琴说,父亲什么难听的话都骂的出口,而母亲虽然在生活上照顾家庭,却像是不得不做,所以从小她在家里就像个”情感孤儿”,家庭给不到她温暖跟安全感,但也促使她下定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离开家乡独立,后来她凭着自己的努力到北京读书,再到广州工作,练就她的能干独立,但这独立坚强的外表下,实则内心住着一个缺爱的小女孩。
尴尬的夫妻关系
接着是小琴、她女儿以及丈夫三人的雕塑:小琴一直想抓著丈夫跟女儿,把他们都围在自己身边,但丈夫却一直想逃离她,她越靠近先生就越远离,女儿在中间显得非常尴尬,不知道应该跟随哪一边。扮演丈夫的辅角表示,他对小琴的靠近感到非常厌恶,只想挣脱,如果非要站在一起,也只勉强的站在女儿旁边。而在现实生活中,小琴跟丈夫的关系动力也确实如此,每每想亲近,丈夫就会拒绝。
令小琴疑惑的是,她非常不理解丈夫为什么会这样,在她看来,丈夫的家庭是情商很高,教育良好,彼此关系良好的家庭氛围,她一直以为是自己在原生家庭中,没有学习到爱的流动,而影响了彼此的关系。所以,为了让小琴更多了解丈夫,接下来我们就进行丈夫的原生家庭排列。
丈夫的不可承受之重
丈夫家里有一个妹妹,至今未婚,父亲早些年去世了,剩下母亲,在父亲还没过世的时候,事业成功,是家族亲朋间的荣耀,也是家里的顶梁柱。在排列中,父亲一直用手强烈的指着儿子,就是小琴的丈夫,而小琴的丈夫则拉着妹妹躲在妈妈后面,然后带领者语禾让扮演已经过世的父亲躺下,儿子竟然戏剧性的立刻跪倒在父亲身边,久久无法站起,任凭母亲多次极力想把儿子拉起来,但他还是没有办法站起来。扮演丈夫的辅角这时表示内心非常沉重,一种很心痛的感觉,内心有很深的愧疚感。
因为当事人不在,很难了解真正令其深感压力跟沉重的原因是什么,只是就排列来看,丈夫在他父亲还在世的时候,家里的重担是父亲承担,而这个父亲手指着儿子,似乎代表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但儿子一直躲在妈妈身后不愿承担,直到父亲倒下,家里也随着父亲过世家道中落,似乎这个做儿子的才反应过来,自己担负着照顾母亲与妹妹,甚至重振父亲在世时的家族荣耀。从丈夫久久不愿离开父亲身旁,任凭母亲怎么拉都起不来的举动,可以看出,丈夫内心还活在对父亲的愧疚中,活在作为“儿子”的角色当中,没能抽离出来。
雕塑中还突显出一点,和丈夫最亲密的是从小到大一起长大的妹妹。整个过程中扮演丈夫的辅角一直把妹妹藏在背后,严实的保护着,甚至当他女儿靠近的时候,也毫无顾忌的把女儿推开。小琴恍然大悟,对丈夫而言,最想保护与爱护的并不是小琴,而是他妹妹。丈夫在这个家中是唯一的男性,面对他妈妈、妹妹、老婆、女儿,四个女性。丈夫感到深深的压力,而承接父亲隐形的遗志--光耀门楣,原本就躲在母亲身后的欠缺承担磨练的丈夫更感到深深的沉重,小琴的任何要求都像压垮他的稻草,只要想靠近对先生而言都是很大的负担,只让他觉得更沉重。
另一面的内心小孩
小琴的内心小孩在雕塑的过程中,一直想让她靠近、理解丈夫,给到丈夫支持而不是成为负累。但面对丈夫保持距离的冷漠与抗拒,她也难以接受这个示弱的自己。她不想承认自己软弱的一面,不想委屈自己而成全这个一直还处于过去角色中的丈夫。
一个是外表独立内心讨爱的妻子,一个是活在过去家庭的角色--光宗耀祖照顾妹妹的先生,当妻子跟先生讨爱,活在光宗耀祖角色中的先生根本给不了,更觉得太太的任何讨爱都是压力,这就是小琴婚姻问题的结。当我们陷在问题泥淖里,如何将自己拔出来与问题产生空间,看清全局之后,拿回主控权?
女儿是突破口
当内心小孩和小琴同时面对女儿的时候,如出一辙的说出,不希望女儿像自己一样,希望女儿能找到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过的开心,而不是尴尬的夹在他们夫妻之间,希望女儿能逃离家庭的轮回,活出自己。
而小琴就是女儿的起点,如果她希望女儿能活出自己,她就要先活出自己。
第二天小琴说:“今天一天我感觉就是无力,是一种看清事实真相的无力感。之前姐妹们及朋友们的分析都和昨晚的家排一样,但我一直觉得模糊,可能也是不愿意去面对。我觉得我真的是严重的唯物主义者,一定要亲眼看到才会罢休。昨晚像是让我直面无法再逃避。“
原本有严重选择困难症的小琴,甚至在超市买洗发水都要徘徊纠结上半小时还无法选择,最后就随便拿一个快速离开。在婚姻中她也同样面临进退两难的困境,却迟迟无法做出选择,只能不断要求丈夫改变,当丈夫无法改变时就吵架冷战,不断内耗。
她说:“我现在终于知道,我嫁了一个还活在儿子角色,没有进入丈夫与父亲角色的男人,他不可能给我遮风避雨,我也无法成为他心里的宝。他是很有目的和我结婚的,当我们认识恋爱时,我呈现的就是能干独立,所以他认为我可以撑起所有的东西,而我,因为父亲的谩骂母亲的冷漠,我从未被好好爱过,因此我想从亲密伴侣中得到这份爱,但我老公根本给不起。我是应该好好学习如何自己让自己快乐,现在我已经很清楚了,不在于做什么决定,而是要转变自己生活的姿态,改掉这个明明可以独立却偏要依赖的病。”
家庭雕塑排列,并没有告诉小琴接下来应该怎样做的答案,而是让她清楚的看到,各自的原生家庭带给彼此的影响,以及如何形成现在的結,当看清了家庭打结的结构与动力,她就能够有方向。现在,她知道為了女兒,她要先承担讓自己快乐的責任,這樣她也才能成為女兒的力量。也许,改变不是即刻就能发生,但起码,在内心种下了一颗种子。
成长,就是面对跟承担,看到痛苦的根源,其实一直以来所谓的牢笼,是自己无意识强加给自己的,当觉察到了,牢笼就不攻自破,而你,是选择继续留在原地,还是拿回自己人生的主控权呢?
---------------------------------------------------------------------
语禾后话:每个陷入胶着泥潭的关系背后都有原因,许多人会问小琴该不该离婚,然而,离婚与否只是表象,真正重要的,是做选择下面的动机—是否真的承担起自己人生的主控权!
---------------------------------------------------------------------
注1: 家庭雕塑排列融合伯恩的家庭结构、萨提亚的家庭雕塑和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
注2: 根据萨提亚的家庭雕塑,我们每个人都会从原生家庭中发展出自己的生存之道,从而形成我们人际交往中的应对姿态。
更多资讯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语禾的生命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