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萧语禾心理咨询生命花园电影沙龙 |
分类: 心灵电影或书籍 |
“我可以回去过我的人生吗?我会好好过的!”~Edde/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电影)
10/17生命花园电影沙龙我们选播”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片子很长,有两个半小时,播放前伙伴菁菁和我都有点担心,长度这么长大家会不会不耐烦呢? 片子的节奏不强,大家会跟我一样有所感动吗? 结果我们多虑了,之后的分享很踊跃,甚至有人说他的眼泪都流出来了,大家纷纷肯定这种分享的方式,”如果自己看完会只有自己的观点,但透过分享能够看到更多别人的观点,也能激发自己。”听了真的很高兴,因为这就是生命花园电影沙龙希望达到的目的。
另一件让我大受激励的,是活动结束后有些人问我生命花园开始多久了,他们觉得这样的方式很棒,知道是刚开始正式的活动(之前一个月是试行阶段)都说自己很幸运,可以在一开始就参与,这真的让我非常感动,在生活中修行一直是我的理念,希望能透过生活化的活动将心理的知识与大家分享,让生活更美好,是创立生命花园的原因,但也很担心接受度会不会不高,很感谢这些参加的朋友给我如此大的鼓励,让我有继续往前的动力,谢谢你们!
在天堂遇见的五个人是一部关于生命与哲学的电影,很发人省思,一位朋友还特别借回去再看第二遍,另一位朋友则分享了他的心得,征得他的同意放在这里跟博友分享:
昨天的电影很棒“喔”!哈哈!或许有的观众看完以后会想,Eddie如果可以在生前学会放下这些,他就会活得更轻松快乐;Eddie自己在生前也一直觉得自己不得志,他想,如果他如愿地当了工程师,他就是一个winner,而不是现在的loser。可是在我看来,的确,导演没有给观众他们设想的美好,生活没有给Eddie自己当初设想的美好,可是,生活就是在这些“显眼”的遗憾中默默地成就着另一份不为当事人察觉的完美,是Eddie和Margaret两人间的一份完整——他们在游乐场里和无数的孩子玩耍,陪伴他们成长,这恰恰弥补了他俩没有小孩的遗憾。游乐场,是Eddie自己的选择。或许并没有“更好”的生活,只有“我的”生活。
活动结束前,我跟大家分享一段话,也在此分享:
起初—我想进大学想得要死;
随后—我巴不得大学赶快毕业;
接着—我想结婚、想有小孩,想得要死;
之后—我每天想着退休,想得要死;
现在—我真得快死了,
忽然间—我突然明白了,
我忘了—真正去活!
祝福大家都能享受生命中每一个当下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