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孕妇不能吃螃蟹纯属谣言,完全可以这样健康吃

(2017-04-26 14:50:29)
标签:

杂谈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 谷传玲

谷传玲营养师的第14篇原创文章

https://pic.wenwo.com/fimg/6082110190.jpg

上为赤甲红,下为飞蟹,在大连自助餐厅吃到的。

流言:螃蟹属于寒性食物,容易增加流产风险,所以孕孕妇不能吃螃蟹。

真相:目前并无科学依据证明,孕妇吃螃蟹会增加流产风险,因此完全可以吃。下面附上孕期可以吃螃蟹的各种推理和具体健康吃法。

一、如果吃螃蟹易流产,那吃其他寒性食物也易流产,但是却没有相关传言,这本身就自相矛盾。

中医上将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凡是正常人吃多了容易出现身体发热、性亢奋或上火的食物属于热性或温性食物,凡是正常人吃多了容易出现身体寒冷、性冷淡或大小便增多、腹泻等症状的食物属于寒冷食物。螃蟹属于寒性食物,可是即使出现身体寒冷或腹泻,跟流产又有什么关系呢?身体有自我机制维持体温恒定,更何况是深藏不露的子宫的温度呢?腹泻在消化系统又如何会影响到生殖系统呢?再者同样是寒性食物,怎么就没听说吃鸭肉、兔肉、河蟹、田螺肉、牡蛎、蛤蜊、黑鱼也会引起孕期流产,也不能吃的说法呢。估计是曾经有人吃了螃蟹后流产了,前人就断言是吃螃蟹导致的流产,这个说法就流传下来了。毕竟孩子最重要,所以孕妇们也就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拒绝了肥美的螃蟹。

https://pic.wenwo.com/fimg/6182163222.jpg

我家还没煮的大闸蟹,如果你吃你挑哪一个?

二、就算螃蟹性寒易流产还要看吃螃蟹的人体质是否偏寒

中医上讲寒凉食物适合于热性体质,从这个理论上讲,热性体质的孕妇完全可以吃螃蟹,所以孕妇不能吃螃蟹的谣言不攻自破。其实即使孕妇体质偏寒也不是不能吃,毒理学上有句名言,剂量决定毒性,就算孕妇吃螃蟹会流产,也有一个吃的量的问题,孕妇做人工流产时医院或采用药物促进胚胎从子宫上剥离或采用刮宫手术将胚胎直接从子宫上强行刮下来,可见流产并非易事,那寒性体质的妈妈得吃多少螃蟹才能有这样的效果呢?其实前三个月流产更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或者胚胎质量不好,或者子宫供血不足等如果有流产迹象,最好流掉,否则孩子也可能不健康。

https://pic.wenwo.com/fimg/6255826917.jpg

我家煮好的大闸蟹,就吃这个吧。

三、吃寒凉螃蟹可以配温热姜汁

 我们吃螃蟹有蘸姜汁或者喝姜汁红糖水的习惯,按照中医理论,姜汁的温热可以和螃蟹的寒凉互补,减少螃蟹寒凉引起的不适,我们还可以用做咖喱蟹,因为咖喱的主要成分是姜黄,同样是温热的;其实一顿饭不会只吃螃蟹不吃其他食物,而其他食物中肯定会有温热食物,它们自然也可以和寒性螃蟹形成互补,所以从这个角度上讲,孕妇也完全可以吃螃蟹。

https://pic.wenwo.com/fimg/6327510191.jpg

海鲜荟萃,用咖喱做的,看到螃蟹了吗?

姜汁:生姜切末或切丝,放入适量醋即可

姜汁红糖水:生姜切丝大火煮开,加入红糖小火煨几分钟即可

四、吃螃蟹的五点温馨提示

经过上面分析可知孕妇完全可以吃螃蟹,五点温馨提示让孕妇吃得更安全更放心。

1、选择活的螃蟹。不新鲜的螃蟹,体内组氨酸会在微生物分泌的酶的作用下转变为组胺,引起过敏性食物中毒,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所以建议购买活的螃蟹回家直接烹调。

2、低温短时保存。如果购买的多又吃不了,可以将螃蟹直接摆放在冰箱冷藏室,在螃蟹上盖一层薄薄的湿毛巾,这样低温下螃蟹可以维持生命,又会减少营养消耗,有吃蟹经验的朋友分享这样放一周螃蟹仍然肥美,不会空壳,当然最好现买现吃,不长时间储存。

3、高温蒸透。海产品中可能含有一些寄生虫,因此吃的时候一定要蒸熟蒸透,基本上凉水上锅,水开后大火蒸10分钟即可。

4、吃得量要控制。螃蟹的可食部大概为50%,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每天海产品的量为40-75克,假设不吃其他海产品,仅仅吃螃蟹,按照最大量75克来算,生重为150克,也就是普通大闸蟹大个头的1个,小个头的2个;按照这个量基本没啥问题。

5、孕前吃一两个螃蟹就胃肠不舒服那就别吃了。任何人对不同食物都有差异化的反应,如果孕前吃一两个螃蟹都胃肠不舒服,甚至腹泻,那孕期尽量不要吃,省得进一步引起胃肠炎,孕期又不方便用药,影响治疗,还可能影响孩子营养。孕前吃吃一两个或三四个螃蟹没事儿的,孕后仍然可以吃。

小结:每个人除了不耐受或过敏的食物外,不管处于什么生理阶段比如孕妇、哺乳或老年人(婴儿除外),又或者患有什么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或痛风,没有什么食物不能吃,只要吃的量把握好,吃得方法得当,都能吃得健康。这是营养上的一个逻辑,大家了解这个逻辑,就不会被“某某人群某某食物不能吃”的谣言迷惑。

https://pic.wenwo.com/fimg/6403863223.jpg

习惯用微信公众号的小伙伴也可以扫码关注,两个平台文章同步。

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611126911@qq.com


http://wx.qlogo.cn/mmopen/Kwg1Hs1pPD2gnMcgmwrCz13HJfouzeqP2ibqqGd5Vz2YagJ51NBfr5uprwN0fBWuBjyjVP0YrFZKPBEKfUYO28w/0
谷传玲医生
北京 北京 北京市
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 null

更多内容请点击此处 ➔ 我的诊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