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2012-05-15 08:44:47)
标签:

中关村大街

大学

高校

校园内

石碑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北京的大学校园内,以前多为墓地。据我了解的情况,中关村大街及延长线附近,现存的多为陵墓石刻;而学院路附近,现存的多为驮龙碑;另外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校内,各有很多石碑与石刻。现拟以四篇文章尽量写全。

这篇文章介绍中关村大街及延长线附近的。

车公庄大街南侧的北京市委党校主楼南侧的绿地内,有利玛窦和外国传教士墓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称滕公栅栏墓地,包括建于清代的墓园小石门、利马窦、汤若望、南怀仁3位等著名传教士的小墓园(其中利玛窦墓居中,东侧为南怀仁墓,西侧为汤若望墓。三墓均为前碑后冢格局)、以及其东侧的保存有六十余名传教士(其中有郎世宁)墓碑的大墓园。墓碑的最大特点是中西合璧的,绝大多数为方趺螭首碑,碑额为代表天主教的拉丁文缩写标志,或各类花型拼成的十字架以及三钉楔状纹。是我在北京看到的真正的碑林(我知道的北京规模较大的碑林有:北京孔庙、国子监、五塔寺石刻艺术馆以及这里。我认为:前两者都是码放整齐的一大排石碑,虽然数量较多,但几乎都是相同的,不足以称为碑林。五塔寺石刻艺术馆是近些年来集中起来的,石碑来自全市很多地方。只有这里,虽然也是改革开放以后重新树立起来的,绝大多数虽不一定是原位,但都是原址)。

目前所有的立着的碑,均为坐北朝南的。但大墓园门内的东西两侧墙上,各有一块石碑是镶在墙上面朝北的,其中西侧的仅是一块无座无首的传教士碑;东侧的是一块青石卧碑,碑文写道“此处乃钦赐天主教历代传教士之茔地。光绪二十六年拳匪肇乱,焚堂决墓,伐树碎碑,践为土平。议和之后,中国朝廷为已亡诸教士雪侮涤耻,特发帑银一万两,重新修建。勤于贞珉,永为殷鉴。”从碑文看,这块隐蔽的石碑身世复杂——19世纪以后,原本神圣的十字架堕落为商品和炮舰的附属物。这时,很多传教士完全抛弃了前辈的传统,显露出殖民主义的嘴脸,叫嚣着“只有战争能开放中国给基督”,“每一个山头和每一个山谷中都树起光辉的十字架”,“在殖民地修建教堂、驻扎传教士,就像修建兵营、驻扎军队一样必要”,“一个传教士抵得上一营军队”。在义和团反洋人、反洋教的高潮中,滕公栅栏墓地被毁。1901年,清政府签证《辛丑条约》,出银1万两,重修了栅栏墓地,还被迫专门立了这块所谓“雪侮涤耻”而实际是铭刻耻辱的石碑。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大墓园内的石碑上,绝大部分都有一根横着的贯穿石碑的铁筋,这是我看到与其他地方墓碑不同的,不知何故,小墓园的三块碑未发现。小墓园内西侧的汤若望碑铭刻在碑阴,需绕到背后才能看到“耶稣会士汤公之墓”字样,碑阳是康熙皇帝的祭文,颇有喧宾夺主之嫌,不知原来就是这样,还是重新树立时放反了。

小石门原位于党校南墙的原教堂前,额题“钦赐”二字,左列满文,证明是清代所制。后于1993年被移至此地,现石门西侧还有迁移碑记。

马尾沟教堂主体建筑已被拆除,建成了现在的党校食堂,但马尾沟教堂遗存的口字楼、山字楼至今仍存(为西城区文物保护单位)。

在山字楼的西南角,有一座无头赑屃,是否是原地及其主人不详。

另外:我在“老北京网”看到南湖渠老师的“利玛窦墓土里养的王八”一文中,看到墓园附近还有一座倒置的赑屃,我寻遍了大、小墓园及周边也未能找到。欢迎知情者指点。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展览馆路与百万庄大街交岔口的东南,有外交学院,院址原为清初定南王孔有德的墓地,现址已无任何遗迹可寻,龟趺螭首石碑现存于五塔寺石刻艺术博物馆。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增光路北侧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楼东北角的啸风林内,有一只石虎。我看到网上的文章,认为是车公庄西路上的“老虎庙”公交站这一地名的来源,并有吴作人的题字。当年老人家住在学校旁边的华侨公寓,听闻工运学院出土了石虎后立即前往考察。也是在他的建议下,这尊石虎被完好地保护下来并在旁立碑纪念。石碑南面是“啸风林”三个大字,北面的碑文是:西郊多山,亦多古刹,昔丛林间有虎出没,为佑香客平安,乃于出城去西山要道立虎庙以祓禳。庙已早倾圮,石虎亦久埋没,然此处仍沿称老虎庙。建国以后五十年代,始兴楼舍,全国总工会创干校于此,石虎出土,虎头虽有漶蚀,然其造型古朴简练,神雄气厚,非近世剔透之作,殊可珍贵,今为工运学院保护妥陈,是古文物之幸。一九八八年一月作人题于花园村并志。

但我总是感觉,这很可能是一座墓地的石虎遗存,尤其是现在石虎放在“啸风林”那样的一片古柏林中(个人认为:现在的啸风林,明显是一座墓地的位置。到底是老虎庙的遗存,还是墓地遗存,要查找石虎的出土原位置。如果就在现在的古柏林附近,肯定是墓地遗存,且石虎的外形也明显是陵墓石刻。如果出土位置距现在的古柏林较远,有可能是老虎庙的遗存,而且老虎庙是否真的供有老虎?是否是一只石虎?是否就是这只石虎?此事无法确定)。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中央民族大学二号楼路北的柏树下,有一块倒地的方首青石碑,石碑额题"皇清"二子,碑身露在外面的有“诰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本生考王公”等字,网上有人考证,认为是清初宛平人王崇简的本生考王南松的墓碑。

三号楼前绿地内,也就是现今的中国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研究院的门前,有一座汉白玉石供桌。很可能与二号楼路北的墓碑为同一处墓葬所有。

校医院门前的北侧有一座汉白玉碑座,碑已丢失,墓主无考。

民族博物馆正门北侧有两件石构件及螭吻。经询问,原为法华寺之物,后移至于此,而且我看那座螭吻,估计年代并不久远。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北京理工大学体育馆北侧的篮球场边上有一座无头赑屃,无碑,墓主也无考,但至少说明这里也曾是墓地。

该校图书馆西立面的小院中,有一座倒地的螭首残碑以及石刻构件若干。碑额篆“敕建”,字迹漫漶,模糊不清(我看到好像是无字的),估计与篮球场边的无头赑屃是一座完整的龟趺螭首碑,螭首残碑有可能是墓碑。据杨海山先生《京郊清代墓碑》一书:这是清初兵部尚书噶达洪的谕祭碑,立于顺治十五年三月初二日。

感谢网友“天翔”以及“石仪天下”、“积雨误樵”的指点与提示。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院主楼北配楼二层连廊的北侧绿地内,有两块青石墓门构件,很像是墓室外门的屋檐及内门的连楹。另外,我在老北京网MLHG的“北外发现的”一文中,看到一个碑座,我至今未找到,现将他的照片放在此处。

体育馆南侧有几棵古白皮松,很像是一座墓地,周边未见石刻。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后勤服务中心的西北侧(以前的校医院后面)草坪上有墓地石刻(石羊、石马、一座赑屃以及古松),应该是纳兰家族墓地的遗存(据网友“石仪天下”老师的介绍:赑屃是近来运去的,与纳兰墓地无关,是在农光里考古工作中挖掘到的)。 

校内中区食堂正门西侧的院子内南端,据说有一座石人,我去时,从中区食堂的西北角进入,只看到的一块汉白玉石刻,据说食堂内部工作人员说,石人几年前已被运走。后来在石羊、石马处看到了石人。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另外,在“林园”住宅区2-3号楼之间,还有一座石墩,来源不明。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颐和园附近中央党校,我未能进入。据老北京网析津志老师的“隐藏在竹林里的墓碑”以及 “党校出土的石像生”以及“中央党校的碑”三篇文章介绍:

中央党校北院校园西南角竹林草丛中,有“老公坟”,根据遗留的墓碑和墓主家人所述,这里正是狄盛宝两兄弟(为末代“升平署”总管)之墓,石碑尚存。 狄盛宝,生于咸丰十一年,卒于民国八年。据《清升平署志略》载,狄盛宝于同治十年入内学,以扮丑角出名。狄盛宝后为“外学总管”,活动地点就在现中央党校南院原“升平署”址。宣统元年到三年继续当职,最后升为“升平署”总管。死后追赐正六品顶戴花翎。狄文贵乃狄盛宝之兄,咸丰四年生人,卒于民国十年。因其在兄弟中排行第八,又有“狄八”之称。当时“狄八”是隆裕太后宫中的总管。家人为狄氏二兄弟共建坟墓,以为悼念。

中央党校北院正门内的右侧,有一尊无头的武士像。另外,北院校园内还有一对南院出土的石象。

中央党校南院校园内有一尊无头的文臣像。

另外:还有乾隆年间的“大有庄”石碑。

在这里借用老北京网上析津志老师的的照片,用以说明。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北京交通大学主楼(思源楼)前大草坪西侧的档案楼门前绿地内,有一块雕花石刻及两个石凳,看着不像是汉白玉雕刻的,而很像是南方的石刻,尤其是那两个石凳。来源不详。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下一篇文章,将介绍学院路附近的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

 

 

 

至网友:古迹巡游:

 

大学校园内的石碑与石刻(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