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倪瓒《虞山林壑图》及其自题诗欣赏

(2017-12-29 10:28:08)
标签:

倪瓒

文人画

士气

诗书画

元四家

分类: 门外话画
http://s2/mw690/001TYJhzzy7gVKgIY9P71&690
倪瓒  《虞山林壑图》 纸本水墨

倪瓒(1301-1374),无锡人,字泰宇,后字元镇,号云林子等等,尽管号有一大堆,后世多称他倪云林。家富厚,喜交游,耽溺诗书画,不乐治生。晚年更变卖家产,遁迹山林。

倪瓒是元四大家(另三家为黄公望、王蒙、吴镇)中,最得后世士大夫尊仰的一位,以至于明代“江南人家以有无为清浊”。这大概因为他的作品往往诗书画一体,而又最有“士气”。“何谓‘士气’”?一次赵孟頫问钱选。钱答:“隶体耳。”又说:“要得无求于世,不以赞毁挠怀。”

这幅倪瓒晚年的画最能体现这些特点。

首先画面简约。构图简,近景为萧疏的林木,中景一片白,为静水,远景为枯淡的山石。意境荒寒、萧疏、幽远,有一种空疏之美。

又,以现代术语,中景的白,即为负空间(negative space),它和画中实体(山,石,木)--也称为正空间,互相彰显,相互为用。倪瓒也是擅用负空间的大师(近世则为齐白石)。

疏疏落落几棵树,笔简意繁。树干用涩法,浓干淡湿相互为用,苍劲中见秀美。黄宾虹说倪瓒“杂树最有法度”,信然。

远景的山,用干笔皴擦,折带皴更是他的首创,和前代的山石画法(披麻皴,斧劈皴)大不同,极为别致。所谓“实处转松,奇中有淡,以意为之。”

总之,倪瓒的山水,章法极简,笔墨无多,意境幽深,往往使观者对云山野水,油然而生无限之思。

前面说到钱选以“隶体耳”答赵孟頫“何谓士气?”之问,从倪瓒的这处题诗更能领会其意。此处倪瓒以隶法入楷,更见魏晋风骨。而他的这种书意又融汇到了画法之中,这大概是后世认为倪瓒的画最有士气的原因吧。

诗云:

陈蕃悬榻处,徐孺过门时①。
甘冽言游井②,荒凉虞仲祠③。
看云聊弄翰,把酒更题诗。
此日交欢意,依依去后思。

①徐孺:徐稚,字孺子。《后汉书·徐稚传》:陈蕃为太守时,在郡概不待客,唯徐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②言游井:孔子弟子言偃,字子游。其故居在今常熟城内言子巷,内有墨井,称言公井、言公墨井,今犹存。
  
③虞仲祠:虞仲又称仲雍,商末周族首领古公亶父(周文王之祖父,周太王)次子。得知其父欲传位幼子季历再立季历子昌(即后之周文王),主动避位,与兄太伯南奔至今无锡、常熟一带,建勾吴国。太伯先为国君,卒后仲雍继位。仲雍卒,葬常熟乌目山东麓,山因此改名为虞山。其祠亦称清权祠,在仲雍墓之西。

诗后的跋:辛亥十二月十三日访伯琬高士回,写虞山林壑并题五言,以纪来游。倪瓒。

首联写两人主客的关系,以汉代名士陈蕃招待徐孺子来衬托,足见风流儒雅。次联写二人所游之地,皆古贤人之迹,又见人杰地灵。三联写二人诗酒之欢,呼应首联,写风流儒雅又更进一层。尾联则推想次日之欢会必为别后之思忆。“依依去后思”,结得空灵而又余味无穷,和画境融洽无间。
==================
更多知不知斋主文章见公众号:知不知斋。请扫下面的二维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