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探究小说的意蕴

(2012-07-05 14:09:14)
标签:

杂谈

分类: 高三备考

探究小说的意蕴

宋哲

 

教学目标:

明确考点要求。了解高考动态。掌握常见题型。总结答题步骤。储备必要知识。

重点难点:总结答题步骤。储备必要知识。

教学方法:讲解,练习。讨论,总结。

课时计划:2课时

 

一、走近考纲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考查角度。

1、探究人物身份性格心理。

2、探究情节结构。

3、探究主旨。

4、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5、探究文章中的某些问题。

 

三、走近高考。 

1、《董师傅游湖记》

这篇小说意蕴丰富,给人以多方面的启迪。请结合作品,分别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文末说“他很快乐”。请举例说明董师傅快乐的缘由。(说出两点即可)

2)小说中将“校园渐向公园靠拢”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请结合这一背景,谈谈这篇小说给你带来什么启示。(围绕某一方面谈即可)

1
因关心、帮助别人而快乐。如:董师傅领小翠游湖;送小翠回家。
因生活知足、心态平和而快乐。如:家里平安;日子平静;钱足够用;小翠对雕花窗户不作评价,董师傅也不在意。
因有生活情趣,善于发现美丽而快乐。如:董师傅看夕阳西下,看月上树梢;向小翠介绍如何看塔影。
因工作得心应手,有成就感而快乐。如:董师傅在校园许多地方都有业绩;特地向小翠介绍自己的创作——雕花窗户。(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2
示例一: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做人要像董师傅那样,脚踏实地,厚道本分,心态平和,有立足于世的本领,有适合自己的人生定位。
示例二: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从小翠身上,我们意识到,面对新环境要学会适应、学会生存。
示例三:校园渐向公园靠拢,说明生活环境总在不停地变化。这启示我们:无论生存环境怎样改变,不变的应该是人的自然与本真;我们应在喧闹的环境中寻找一块心灵的绿洲,避免浮躁。
示例四:在熙攘的校园中,董师傅热心帮助小翠的情景启示我们:和谐的氛围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去营造、去呵护。
(答案不止一种。要求依据作品,谈出真情实感和正确的价值取向;言之成理,语言流畅。)

2、《洗碑》

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分)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中,首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

 

四、知识储备。

A、明确概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微型小说也称“微观小说”、“超短篇小说”、“一分钟小说”、“袖珍小说”。它是随着时代节奏加快而出现的一种新兴小说样式。它篇幅微小,摄取生活的一片断、一镜头、一插曲、一瞬间,反映深刻的思想主题和社会内容。人物鲜明,突出人物形象的一个完整侧面,“以一目尽传精神”。构思巧妙,情节单一,具有内在节奏,提供给读者联想的广阔天地。它以白描为主,语言简洁、精练。小小说的技巧概括为以下几点:选材沙里淘金,立意一叶知秋,结构巧夺天工,情节出奇制胜,人物画龙点睛,语言惜墨如金。这些方面可能会成为命题者高度关注的热点,我们进行阅读训练时也要对这几方面高度重视。

B、如何把握:          

1、注意题目。(标题的作用:设置了悬念。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突出人物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转折。突出主题,一语双关。)

2、注意情节和人物形象。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上所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所折射出的时代特征。

4、注意精巧构思。

5、注意关键句。

6、个人生活经验结合阅读经验。

7、注意思维整合。

在把握主题时,要从作品的客观实际出发,不能出现认识上的偏见和情感、情绪上的偏激;在没有认真阅读原文,不能拿自己已知的道理去生搬硬套硬套,评价作品缺乏针对性。

 

五、民族心理。

文学作品反映生活,不少文学作品会蕴涵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中国人的传统心理特征是

(1)集体意识强,积极进取,清静无为、淡泊名利,舍己为人,爱好和平,顾家、恋家等。

(2)官本位,奴性思想,容易满足,从众,保守封闭,消极避世,爱面子等。

 

六、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这个词,一般翻译成人道主义或者是人本主义,或者是人文主义。这个词在西方文化传统里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但是广义的来说,表达了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一种精神文化传统,它的主要的精神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

人文精神包含三个元素,第一个是人性,即对人的尊重,强调人的尊严,实际上也就是广义的人道主义精神;第二个元素是理性,即对真理的追求,对真理的思考,是广义的科学精神;第三个元素是超越性,即对生命意义的追求。

    人的价值。自我价值,完善自我。社会价值,贡献社会。自然价值,维持生态。

 

七:传统美德。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孝,生生不息的爱心;

诚,求真务实的品质;信,立身兴业的基点;

礼,人际文明的规范;义,人间正道的向导;

廉,清白正气的根基;耻,人之为人的底线。

优秀传统:

一是团结统一的传统, 二是独立自主的传统,

三是爱好和平的传统, 四是自强不息的传统。

 

八、课堂练习。

《魔盒》《迎宾竹》

 

九、强化训练。

《提琴》《事故之后》《墙》

 

十:课后反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散文结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