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博文曾提到过北京的龙泉寺。国庆假期不出去走动一下,又觉得欠了些什么,于是骑车去了趟龙泉寺,没开车,只当是一个纯粹的低碳之旅。
从西三环一路沿着京密引水渠就能到凤凰岭景区的龙泉寺。这一路一直到海淀驾校都基本是柏油的平路,没什么坡度还好。到了凤凰岭脚下,自行车就骑不上去了(我骑的只是最普通的自行车,并不是可用于越野的变速山地车)只好一路推上去了。一路上的风景不错,稍微有点风,骑行起来感觉更好。
龙泉寺现在的规模不大,但是旁边正在扩建,而且龙泉寺自从2005年4月11日,才正式开放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短短的五年时间,聚集的人气却很旺,香火也很盛。回来查了一下,原来龙泉寺的方丈学诚大和尚可是大有来头,他既是北京龙泉寺万丈,同时也是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
广化寺被誉为当代中国佛教三大模范丛林之一,也是自隋唐以来的千年古寺。法门寺因为供奉着释迦摩尼佛祖的佛祖真身指骨舍利,更是声名远播。能在三处担任方丈,自是不同凡响。
查了一下,学成法师的简历,确是先天的聪明加上后天的勤奋,造就的一位高僧。
学诚法师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xuecheng;我尤其喜欢上面的题图,几位僧人谈笑自若,一派“波若”像,淡定智慧。
看了博客,你会更加认同博主的观点,未来佛教的繁荣将是一个“入世”而“与时俱进”的新佛教时代。
摘录一段学诚法师的简历,大家学习:
学诚法师,
1966年10月3日(农历丙午年八月十九)出生于福建省仙游县赖店镇罗峰村一个佛教氛围浓厚的家庭。祖母学佛并出家,母亲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父亲在村里担任会计、文书工作,为人温良恭让,是当地有名的善人;父母有三子,法师是长子。
法师自幼孝顺懂事,平日沉默寡言,学习勤勉。八岁起就读仙游赖店中心小学,读书之余,总是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做饭、洗衣、拖地、挑水以及种田等。有时,父母在山上砍柴,法师就利用星期六、星期日步行十几里的路程,到山上挑柴。法师的母亲回忆说:“我白天下地种田,晚上出门为往生者助念,他就在家帮着做饭。做饭用的柴禾,有时就是他放学途中捡回来的落叶,那一年他九岁。”
法师举止庄严,走路时不左顾右盼。
刚出家时,法师曾请问圆老:“出家怎么修行?”老和尚讲了一个故事:“过年,丛林中有分橘子的习惯,当库头的把橘子称好,分成一堆一堆,里面有大的,也有小的。轮到你时,不要刻意去挑,为什么呢?你如果存心挑大的,那是你贪利;如果你存心挑小一点的,那是贪名,这是深哲理。有人客客气气,为得好名;有人任何时候不吃亏,是贪心在作怪。”后来,法师曾说:“此话对我启发很大,一切随缘,平常心是道。儒家讲过犹不及,很多学问、境界都在这里面。”
几张法师的照片,也算“八卦”一下:

求学期间

1988年受三坛大戒

现在的法师
书归正传,还是回到龙泉寺。
寺内的环境氛围确是宜人,不似现在有的寺庙商业氛围太浓,全然是一处旅游景点,根本不像是出家人的清修之地,只似求签算卦,临时抱佛脚的功利之处。
龙泉寺的照片及说明文字,会在下面一一贴出,请大家鉴赏古寺的风韵。
入口标牌

入口山门

龙泉寺入口

入口的背面【入口山门两侧有哼哈二将护立,守卫着龙泉寺】

看对联可知【启功题写】

金龙桥

继升桥

寺内格局

【龙泉寺的复建格局清幽,氛围宜人】
山门旁的小门

僧众居住区,柴门小径

寺内古银杏树,百果金黄,硕果累累



龙泉寺规模不大,入得寺来,让人颇感幽静

上香处,每人一支,自取,表诚心【无需香火钱】

寺内僧人的种植


寺后的龙泉


各处景观等,失标示说明文字 而后照片
僧人,义工正在修寺


龙泉寺正在进行的扩建

僧人种植的白菜,生机盎然

铜缸中的金鱼,游萍

寺内的雏菊

从龙泉寺下来,都是下坡路,辛苦是不必了,但是却出了个小小的意外。咱们的普通自行车承受不住连续的下坡刹车,结果刹车失灵了;不过,佛祖保佑,平安无事,也算是有因有果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