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育儿经典——《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
(2010-08-02 13:58:35)
标签:
育儿规矩怎样做最有效适合婴幼儿规矩 |
怎样做最有效?
值得推荐的适用于婴幼儿的规矩
前面提到的两种规矩都有明显的缺点。但还有第三种做法:
*“妈妈决定何时给我吃,以及吃什么,我可以决定是否要吃以及要吃多少。”
*“当我吃饱、心满意足又心情很好时,妈妈特别爱跟我玩而且玩得很尽兴。”
*“当我哭闹时,会得到所有我需要的一切。但如果我继续哭闹,爸妈就不再来注意我。”
*“爸妈一天当中会好好陪我玩好几回。但是当他们自己有重要的事要做时,我得自己玩一下,即使我不喜欢。”
*“家里几乎所有东西都准许我去探索,但有几样东西我绝对不准碰。”
你的孩子学到的是这类的关联性吗?如果是,那么他同时也学到:“从爸妈那儿我可以得到我所需要的一切,但不是要什么就有什么。爸妈会注意我的需求,不过有时候他们就是比较清楚什么对我有好处。”
两岁和三岁的幼儿
孩子已经过完第一个生日。对未来两年你有何期待?
“孩子一岁会走路,开始会讲话。三岁时话讲得很完整,当然也会一觉到天亮。之前早就已经顺利地从哺乳转换到吃固体食物。很喜欢跟其他小孩玩,乐意分享他的玩具,但有需要时也能坚持自己的想法。在幼儿园里总是热烈参与,对弟弟妹妹特别好。听话,从来不乱跑,不会黏我,只靠近允许他靠近的东西,总是心情好又健康。两岁大就不用包尿布。会自己吃饭,最喜欢吃健康食物,比如吃蔬菜和水果。喜欢在自己房里玩。可以自己玩上好几个钟头。在游戏区会兴奋地到处嬉闹玩耍。很勇敢,但从不做危险的事。看起来总是干净又整洁。”
梦想与实际
你认识这类“完美”的小孩吗?我认识的一些妈妈会说:“一定要这样。如果一切不是这样的话,我就是个失败的妈妈。”但是孩子晚一点学会走路和讲话,三岁还在用尿布,不爱吃健康食物,在幼儿园里不喜欢集体活动,而且想把弟弟妹妹送去医院,这样的小孩也很正常呀!
在这段紧凑的发育期里,每个孩子都以自己的速度扩展视野。他学会走路,而且会跑远。学会讲话,不过“不”这个字也属于其中之一。会搭积木,然后撞倒。学会跟其他孩子接触,如果不是通过讲话,就是用摸、揍或咬。会吃所有的食物,而且会拿起食物来乱扔。会拥抱妈妈,或者踢她。这个年纪的孩子无法理解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但是他能反复记住父母一再重复出现的反应,并且从中得出结论。至于是哪些结论,则根据他所认识的规矩而定。对两岁和三岁的儿童而言,可能有这些规矩:
做法一:孩子认为“我来做决定!”
*“从别的小孩手里抢来的东西我可以留下来。”
*“如果我不吃这种食物的话,妈妈会煮别的东西给我吃。”
*“如果我坐在地上哭闹的话,就能立刻实现我的愿望。”
*“我记得什么时候该上厕所。如果我拒绝去,妈妈会帮我清理干净并为我包上新的尿布。”
所有这些规矩都是出自同样的条件:“我要什么就有什么。别人怎么样不重要。”
做法二:孩子认为“爸爸妈妈严格地全权决定一切”
*“如果我抢走别的小孩的东西,会被打屁股。”
*“必须坐在马桶上,直到上完厕所为止。”
*“如果不吃午餐,会被强迫喂食。”
*“如果生气坐在地上耍赖,会被骂和被打。”
这里跟前面提到的规矩相反,只有父母有权决定一切,他们不体谅孩子的感受。若是孩子必须轮流面对这两种规矩,他就会被搞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