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标签:
中国四大石窟卢舍那大佛摩崖式佛龛曌 |
分类: 国内游 |
1961年国务院公布龙门石窟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龙门风景名胜区被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6年1月被中央文明办、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联合授予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2007年5月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全国首批5A级景区。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城南6公里处的伊阙峡谷间。由于地处都城之南,古代帝王拟己为“真龙天子”,故又称“龙门”。龙门自古为险要关隘,交通要冲,向为兵家必争之地。因山青水秀,环境清幽,气候宜人,素为文人墨客观游胜地。又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门石窟前的一条河是伊河。伊河,是中国黄河南岸洛河支流之一,也是洛阳市境内重要的河流之一。伊河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陶湾镇,流经嵩县、伊川,蜿蜒于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阙而入洛阳,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水,与洛水汇合成伊洛河。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门石窟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际(公元493年),之后历经西魏、东魏、北齐、隋、唐、五代的营造,形成了南北长达1公里、具有2300余座窟龛、10万余尊造像、2800余块碑刻题记的石窟遗存,共中“龙门ニ十品”和褚祐遂良的“伊阙佛龛之碑”,分别是中国艺术史上魏碑体的珍品和唐楷的典范,堪称中国书法艺术的上乘之作。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窟龛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在北魏时期雕凿的众多洞窟中,以古阳洞、宾阳中洞和莲花洞、石窟寺这几个洞窟最有代表价值。其中古阳洞集中了北魏迁都洛阳初期的一批皇室贵族和宫廷大臣的造像,典型地反映出北魏王朝举国崇佛的历史情态。这些形制瑰异、琳琅满目的石刻艺术品,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域外文明交汇融合的珍贵记录。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门石窟游览示意图: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佛教石窟寺简介
石窟寺,就是开凿在河畔山崖间的佛教寺院。石窟寺在形式上虽然与地面上的木结构寺院有所不同,但它是模仿地面寺院建筑而建造的,规模较大的石窟寺大都具有与-般砖木结构寺院相同的功能,其本身也是一座寺院,是僧俗信徒礼拜、供养、起居和禅修的场所。……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潜溪寺
龙门西山北端第一座大型洞窟,唐高宗时期所雕造,窟内造像组合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神王,主像阿弥陀佛通高7.80米,身体各部比例匀称,面容丰圆,表情静穆,胸部微隆,身披袈裟,双手施说法印,结跏跌坐于长方形束腰须弥座上,衣摆宽覆座前。两侧胁侍菩萨仪态端庄,衣饰花丽,左侧观世音菩萨头顶高髻前雕出一立佛,右侧大势至菩萨高髻前雕出一净瓶。佛、菩萨之间有弟子恭敬侍立,菩萨外侧有英武刚毅、足踏地鬼的神王形象。
潜溪寺正壁为阿弥陀佛和左右胁侍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被称为西方三圣”,是佛教净土宗尊奉的对象,系依据《阿弥陀经》等经典而雕刻,借助雕像传播西方净土信仰,引导世人依经修行,以期往生西方净土世界享受极乐生活。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陈抟碑
此碑为五代北宋时期著名隐士陈抟手书墨宝的摹刻。陈抟先后在武当山、华山栖息隐逸数十年,周世宗、宋太宗待之甚厚,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碑石书“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意即要像开天辟地奔赴天边的神马,要像老子一样与众不同成为人中之龙。书写潇洒飘逸、自由奔放,恰如陈抟一样非同寻常、个性不羁。
据碑刻左下题刻可知,此联原为陈抟华山隐居期间书写并留存华山,北宋真宗年间被盗后几经辗转,清代同治年间洛阳陈肇镛得其手摹卷,请龙门僧智水将其刻于石碑并镶嵌龙门崖壁。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佛教石窟寺一般开凿在依山傍水、环境清幽的地方,其开凿的目的与佛教徒的修禅有着密切的关系。禅定是佛教徒的一种修行方式,进行禅思时,需要有安静的环境。在僻静的山林和河畔山崖间开凿石窟坐禅是符合禅修需要的。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按佛经的要求,修禅首先必须观像,也就是要谛观佛的种种相好,这样静虑入定之后会出现种种见佛的幻境,达到心神与佛交融的境地。因此,石窟中又雕凿了配合观像需要的佛教偶像。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此外,开凿石窟还与地面木结构塔寺易毁,而石窟坚固耐久,易于长存;僧俗信徒修功德,祈福田,以便求得佛祖的保佑等原因有关。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溯源
石窟寺约在公元前3世纪起源于古代印度。或砖木结构寺院兴起的同时,当时的古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就开始了凿山开窟。他在继位后的第12年,为外道在巴拉巴尔开两处石窟。最早的石窟寺并不是佛教徒开凿的,只是在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以后,
佛教徒借用了这种寺院的形式,并逐渐使之流行起来,同时也适应印度当地炎热的天气。印度现存石窟主要分布于西部,特别以马哈拉施特拉邦为主,该地区石窟分布最广、延续时间长,可以说是世界佛教石窟之摇篮,保存有著名的阿旃陀、埃洛拉、根赫里、吉达等石窟。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入华
随着佛教势力的扩展,佛教文化广泛传播,石窟寺及其建筑雕塑艺术通过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经中亚、西域由西向东逐渐传播到中国内地。古代的西域即现在的新疆地区,在中西文化传播和佛教东渐过程中起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香山寺位于龙门东山,是武周时代封建王朝为安置印度高僧地婆诃罗的遗身而建立的一座佛教寺院。込里法音绵历、香火炽盛。武则天曾在此主持了一次诗会,留下了“香山赋诗夺锦袍”的佳活。大诗人白居易放情于龙门山水,慕恋香山寺清幽,居住于洛阳达十八年之久,自号“香山居士”。会昌六年(公元846年),白居易卒于其故居__洛阿履道里,亲属根据他生前遗嘱,特他葬于龙门香山的琵琶峰上。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从两汉之际的初传经过逐步发展走向了繁荣。西域诸国开凿石窟。约在4世纪后期至5世纪初,经东来译经传法僧人的传播而逐渐施展它的影响。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门石窟这些洋溢着信仰情感的文化遗存,其极具异域格调的外在形态和充斥着人文意识的内在涵养,是古代社会广大人民对现实世界充满诉求意愿的物质折射。中华民族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和成效卓绝的创造能力,透过这一遗响千载的人文景观可以得到透彻的解说。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摩崖三佛龛
所造三佛代表过去、现在、将来,系典型的三世佛题材,这一窟因临山摩崖造像且题材为三佛而称为摩崖三佛龛。
以弥勒为主尊的三佛题材为中国石窟所罕见。该窟无题记。摩崖三佛龛共有七尊造像,其中三身坐佛,四身立佛,以弥勒佛为主尊居中,左、右二结迦坐佛。这种造像组合在我国石窟寺中极为罕见。主佛弥勒坐于方台座上,头顶破坏,仅雕出轮廓,未经打磨。据佛经记载,弥勒佛是"未来佛",是作为现在佛释迦牟尼的接班人而出现的。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万佛洞
因洞内南北两侧雕有整齐排列的一万五千尊小佛而得名。洞窟呈前后室结构,前室造二力士、二狮子,后室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是龙门石窟造像组合完整的洞窟。此洞窟为唐高中时期二品女官姚神表和内道场智运禅师的主持下开凿的,完工于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洞内主佛为阿弥陀佛,端坐于双层莲花座上,面相丰满圆润,两肩宽厚,简洁流畅的衣纹运用了唐代浑圆刀的雕刻手法。在束腰部位雕刻了四位金刚力士。主佛背后还有五十二朵莲花,每朵莲花上都端坐有一位供养菩萨,她们或坐或侧,或手持莲花,或窃窃私语,神情各异,像是不同少女的群体像。一万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只有四厘米高。南北两壁的壁基上各刻有六位伎乐人,舞伎在悠扬的乐曲声中翩翩起舞,体态轻盈,婀娜多姿。洞口南侧还有一尊菩萨像,她是龙门石窟唐代众多菩萨像的精美范例。菩萨通高85厘米,头部向右倾斜,身体成“s”形曲线,整个姿态显得非常优美端庄。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669号窟老龙洞(唐)
穹窿顶。窟内造像分布无规律。满壁共凿54龛造像,内容丰富。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伊河两岸东西山崖壁上的窟龛星罗棋布、密如蜂房。因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故而古人择此而建石窟。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1034号窟普泰洞(北魏)
穹窿顶,马蹄形平面。正壁设坛,上造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南北壁各开天幕大龛,龛楣刻“佛本行”、“维摩诘经变”等故事。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龙门唐代石窟中,大卢舍那像龛是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凡是到过龙门的人,都会被卢舍那大佛的博大壮美所震撼。大卢舍那像龛位于西山南部半山腰间,后代称九间房。大卢舍那像龛在开窟造像时,别具匠心,一反常规,不采取全部开凿洞窟的方式,而是依山就势在露天的崖壁上雕造佛像,烘托出一种浑然天成的浩然大气。摩崖像龛南北宽36米,东西进深40.70米,为一巨型露天窟。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盛唐是一个崇尚光明并充满光明的朝代,不以苗条纤秀为美,开明开放富强是大唐的标志,这些在卢舍那大佛身上都有所体现。历史记载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的"报身像"。武则天自起名"曌"。姓,不用辨。则:在辞海里有乃,即,只,而,若,之,那么的含义;天:在辞海里有颠,天帝,天空,依靠,精神源本的含义。曌,不言而喻,光照乾坤。而卢舍那的译意正好为"光明遍照"。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卢舍那大佛开凿于唐高宗咸亨三年(公元672年),这是唐高宗李治为其父皇李世民做功德而建的。当时还是李治皇后的武则天为这个工程捐助了两万贯胭脂钱,用当时的粮食价格换算过来相当于现代的六百多万人民币。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第1280窟(奉先寺)
原名大卢舍那像龛,唐高宗初,咸亨三年(公元672年)皇后武则天助脂粉钱两万贯,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功毕。卢舍那佛高17.14米,头高4米,丰颐秀目,仅表堂堂。迦叶持重、阿难温顺、二菩萨盛装艳服。天王雄伟、力士勇猛。是中国唐代佛教雕刻艺术的杰作。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唐代龙门石窟的重点洞窟中,以规模宏伟、气势磅礴的大卢舍那像龛群雕最为著名。这座依据《华严经》雕凿的摩崖式佛龛,以雍容大度、气宇非凡的卢舍那佛为中心,用一周极富情态质感的美术群体形象,将佛国世界那种充满了祥和色彩的理想意境表达的淋漓尽致。这组雕像体现了大唐帝国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奉先寺
大型艺术群雕不仅显示了唐代雕刻艺术的最高成就,更高踞于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为中国石刻艺术的典范之作,也成为唐朝这一伟大时代的象征。
寺内供奉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是龙门石窟所有龛窟之中规模最大的造像
,以神秘微笑著称,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奉先寺石像原为彩绘石刻,但随着水浸、风化等原因导致色彩逐渐脱落。宋朝为保护奉先寺雕像,加盖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俗称"九间房",今已毁。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 【原创】河南深度游(3)龙门石窟~中国四大石窟之一[洛阳市]](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因为回程景交车在伊河对岸乘坐,同时对岸也是欣赏“奉先寺(卢舍那大佛)”的最佳观赏点~
顺便说一下:中国四大石窟指的是: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甘肃敦煌莫高窟是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莫高窟是现存规模最庞大的“世界艺术宝库”,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200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麦积山石窟地处甘肃省天水市的一座孤峰上,因其形似麦垛而得名。麦积山石窟始创于十六国后秦(公元三八四年至四一七年),尔后屡有修葺扩建,至公元六世纪末的隋代基本建成,麦积山石窟为泥塑佛像,能完整保留至今本身就是奇迹。2014年6月22日,在卡塔尔多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