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河南深度游(2)少林寺~天下第一祖庭___郑州.登封市

标签:
嵩山少林景区天下第一名刹塔沟武术学校辽三彩罗汉 |
分类: 国内游 |
少林寺,因坐落于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丛林之中,故名"少林寺"。
是中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之一,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参观少林寺,无一例外,和国内所有景点几乎一样,都扩为“景区”。“远离”景点好几公里的地方立起了“石牌坊”,如果你想省点脚力,有景区的游览车“恭候”。体验着“上上下下”。

景区入口耸立着象征少林精神的大型雕像;

嵩山少林景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登封“天地之中”八处十一项历史建筑群世界文化遗产的核心林和初祖庵。少林景区也是国家旅游局首批公布的5A级景区。景区内人文景观丰富,自然景观奇特。人文景点集中于景区核心区2.18平方公里以内,主要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的禅宗祖庭和少林武术发祥地的少林寺、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数量最多的塔林、还有中国现存最早的庙阙少室阙以及武术馆、达摩洞、初祖庵、二祖庵、甘露台等景观;自然景观集中于少室山三皇寨,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最佳观景处,代表景观有猴子观天、云峰虎啸、御寨落日少宣秋色第40余处。它有着36亿年的历史,因连续完整地出露着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个地质时代的地层,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五世同堂”的地质现象,被地质界誉为是“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拓跋宏为安顿来朝传授小乘佛教的印度僧人跋陀,在与都城洛阳相望的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

少林寺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刹”,不仅是中国佛教禅宗的祖庭,还是中国武术最大流派——少林派的发源地,有“天下功夫出少林”的美誉,是一处禅、武结合的圣地。

河南塔沟武校全称“少林寺塔沟武术学校”,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嵩山的少林寺附近,是一所民办的武术学校,春晚四十年历史,河南塔沟武校占了一半!自2003年起到2023年,连续20年登上春晚舞台。


少林寺武术馆
少林寺武术馆全称是河南省嵩山少林寺武术馆,占地面积50000,建筑面积20000,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风格独特。内有560余座位的现代化表演厅一个;建筑面积400东西练功房各一个;建筑面积7000,可容纳5000余看台的室外表演场---少林寺演武场一座;600室外练功场(传统)一个;综合服务区少林武术宾馆是融商务、购物、康乐、
食宿为一体的少林寺景区唯一 一家星级涉外酒店。教学设施一流,环境条件优越,堪称我国一流的武术训练和武术旅游中心。


2010年,由嵩山地区8处11项历史建筑组成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被第34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收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8处11项历史建筑分别是:太室阙和中岳庙、少室阙、启母阙、嵩岳寺塔、观星台、会善寺、嵩阳书院、少林寺建筑群(含常住院、初祖庵、塔林)。


少林寺主要由常住院、达摩洞、二祖庵、甘露台、南园、十方禅院、祠堂、王家门石窟、广惠庵和分布在寺院周围的法如答、同光塔、法华塔等组成。
常住院为历代少林寺僧进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中轴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大室、立雪亭、千佛殿等七进院落、两侧有钟鼓二楼、东西禅堂,东西寮房、六祖殿、紧那罗殿、白衣殿、地藏殿等,占地面积36000余平方米。现存文物主要有:唐代以后建筑48座,北齐至民国碑刻245品,金至清代匾额,对联、金属文物百余件,明代五百罗汉朝毗卢大型彩色壁画,清代少林寺拳谱、少林寺十三和尚枚秦王等彩色壁画,少林拳站桩坑和古树名木等,都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山门
为少林寺大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


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

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

少林景区导览图;

甬道
过了山门,便是甬道。甬道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因碑石如林故称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


金庸曾题字“少林秘籍,国之瑰宝,拜领珍藏,感何如之”。释永信方丈和少林僧众将这题字刻碑留念,金庸造访少林寺,为其题写的纪念碑揭幕。

位于少林寺天王殿前的这株古银杏树,见证着少林寺的变迁与发展。据郑州市林业局专业技术人员测算,该银杏树已有一千五百年树龄,是登封市现存最古老的一株。据测量结果显示,该银杏树高二十五米,冠幅达三十七米。

天王殿;

天下第一祖庭
少林寺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号称天下第一名刹、天下第一祖庭。少林寺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有
“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钟楼、鼓楼
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1928年。后来在1994年和1996年,当地政府按照两楼原先的样子重新修建,沉寂近70年的晨钟暮鼓,又重新在中原大地回荡。
《圣旨》碑




据说影片“少林寺”就是依碑文内容撰编的;










中轴建筑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大室、立雪亭、千佛殿等七进院落、两侧有钟鼓二楼、东西禅堂,东西寮房、六祖殿、紧那罗殿、白衣殿、地藏殿等,占地面积36000余平方米。

少林寺景区还有:常住院、达摩洞、二祖庵、甘露台、南园、十方禅院、祠堂、王家门石窟、广惠庵和分布在寺院周围的法如答、同光塔、法华塔等组成。

少林药局始建于金元时代(约公元1217年),距今近八百年。元代较好的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其《少林药局记》中云:“少林之有药局,自东林隆始”。隆,即是指当时的少林主持志隆禅师。其后,福裕大和尚在住持少林寺期间,倡导“主伤科兼修内科、儿科,医众僧兼俗疾,方为普渡众生”的僧医方针,使少林医药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明代,少林寺则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医疗机构和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医座(僧医的较高官职)、药局司(专门管理草药的采植以及药剂的制作)等,同事还开设寺医学堂,培养专科僧医。……


锤谱堂,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绎着少林武术的发生发展及其赫赫功绩等。
碑在少林寺大雄宝殿前,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被埋于大雄宝殿前地下,1980年被发现,1988年重立。
《明幻休禅师道行碑》
碑在寺院大雄宝殿前。




据说影片“少林寺”就是依碑文内容撰编的;

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100多通,有碑廊之称。锤谱堂就在山门内碑林西侧,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
大雄宝殿
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




藏经阁
阁内还置有大型经库(书架),并放满了经书。殿外悬赵朴初所书竖匾“藏经阁”。
少林寺藏经阁现拥有古籍总计三万余册,现代图书以佛医、武术为特色。另外,藏经阁就是存放大藏经的地方,所以藏经阁读zàng不是cáng。




少林寺方丈室,为方丈处理日常事务之所。该建筑初建年代约为元末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明代遗物。
少林寺方丈室,留下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乾隆皇帝曾夜宿方丈室,普京总统曾在方丈室前观看少林功夫。

中轴建筑依次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方大室、立雪亭、千佛殿等七进院落、两侧有钟鼓二楼、东西禅堂,东西寮房、六祖殿、紧那罗殿、白衣殿、地藏殿等,占地面积36000余平方米。

少林寺景区还有:常住院、达摩洞、二祖庵、甘露台、南园、十方禅院、祠堂、王家门石窟、广惠庵和分布在寺院周围的法如答、同光塔、法华塔等组成。
少林寺内,庄严的佛门氛围与典雅大气的建筑群落相融合,而寺内建筑更是以恢宏雄伟的建造风格与美轮美奂的技术工艺享誉世界。

少林药局始建于金元时代(约公元1217年),距今近八百年。元代较好的历史学家元好问在其《少林药局记》中云:“少林之有药局,自东林隆始”。隆,即是指当时的少林主持志隆禅师。其后,福裕大和尚在住持少林寺期间,倡导“主伤科兼修内科、儿科,医众僧兼俗疾,方为普渡众生”的僧医方针,使少林医药学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明代,少林寺则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医疗机构和完备的医事制度,设立医座(僧医的较高官职)、药局司(专门管理草药的采植以及药剂的制作)等,同事还开设寺医学堂,培养专科僧医。……

1220年前后,少林寺内创建药局,救死扶伤。少林药局辗转延续七百多年后,在2004年,少林寺再次恢复药局建制。

锤谱堂,里面有泥塑和木雕群像,演绎着少林武术的发生发展及其赫赫功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