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山西行(十)晋祠(1)晋祠公园____晋祠胜境、唐晋斯原
标签:
桐叶封弟贞观之宝宗唐发轫龙兴晋阳唐园、飞龙阁 |
分类: 国内游 |
晋祠,是后人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而建的祠宇,晋国的宗祠。素有“不到晋祠,枉到太原”的说法。
随手一拍: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
欧阳修(宋)

晋祠,一九六一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现今,在晋祠的前方,又整修扩建了“晋祠公园”。路口两边“乐天亭”、“太白亭”两座攥尖亭,连接着长廊;


三座仿汉白玉拱桥,漂亮、豪放、大气;




公园入口处的前方,是一座四柱三门两层翘角琉璃顶的牌坊,正面匾题楷字“晋祠胜境”;

飞檐翘角神兽,牌楼顶上金龙盘旋,精细、美妙;

牌坊背面匾“唐晋斯原”;

古唐国即今山西太原一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之后建立了周朝。武王死后传位于周成王。叔虞是武王次子、成王的胞弟。有一天,成王和叔虞在院子里玩,成王随手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树叶,把它剪成了玉圭的形状,对弟弟叔虞说:“我把这个玉圭给你,就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天子无戏言,叔虞真的成为了唐国的诸侯。___“桐叶封弟”之典故。

晋祠,一九六一年就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现今,在晋祠的前方,又整修扩建了“晋祠公园”。路口两边“乐天亭”、“太白亭”两座攥尖亭,连接着长廊;


三座仿汉白玉拱桥,漂亮、豪放、大气;

长廊、香榭、亭阁,与三座拱桥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卷;
藕香榭;



公园入口处的前方,是一座四柱三门两层翘角琉璃顶的牌坊,正面匾题楷字“晋祠胜境”;

飞檐翘角神兽,牌楼顶上金龙盘旋,精细、美妙;

牌坊背面匾“唐晋斯原”;

古唐国即今山西太原一带。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之后建立了周朝。武王死后传位于周成王。叔虞是武王次子、成王的胞弟。有一天,成王和叔虞在院子里玩,成王随手从地上捡起一片梧桐树叶,把它剪成了玉圭的形状,对弟弟叔虞说:“我把这个玉圭给你,就封你去做唐国的诸侯吧。”天子无戏言,叔虞真的成为了唐国的诸侯。___“桐叶封弟”之典故。
叔虞死后,其子夑继位,因有晋水,改唐为晋国。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建祠立社,以祭祀叔虞,并取名为唐叔虞祠,即晋祠前身。因此叔虞所封之地也就成了唐晋发祥地了。




晋祠向里一面的匾额“宗唐发轫”。太宗父子起兵太原,祷于叔虞,若平定天下,当以唐为号。贞观间,太宗御书《晋祠之铭并序》,开行书刻碑之先河。



东门牌坊
始建于明代,公元1984年从太原东山马庄迁于此。正面牌匾由李立功题“晋祠胜境”,背面由姚奠中题“唐晋斯原”。

晋祠匾额“太宗御笔”,中间红章“贞观之宝”御制御书“晋祠”贞观廿年正月廿六
楹联:临汾川而降祉,构仁智以栖神。


晋祠向里一面的匾额“宗唐发轫”。太宗父子起兵太原,祷于叔虞,若平定天下,当以唐为号。贞观间,太宗御书《晋祠之铭并序》,开行书刻碑之先河。

楹联:赫赫宗周明明哲辅诞灵降德承文继武,天地可极神威靡坠万代千龄芳猷永嗣。

晋祠公园区域位置图;
看了图示才知道,虽进了晋祠的山门,还没到达真正的“精髓”之地,公园还包括:飞龙阁、老君庙、下生寺、上生寺、龙兴晋阳塑像、伏龙园、德隐斋……

前面一座仿汉白玉“十字桥”;

十字桥
重建于公元2007年,桥面东西长19.9米,宽2.9米,高出地面0.9米,桥中立12根柱承托十字形桥面,有“四通八达”之意。

经过十字桥,前面就是“唐园”的山门,“唐园”二字为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所书。
唐园楹联:风壤瞻唐本,圣祠阅晋馀。

唐园内照壁;


面向东的“福、禄、寿”图;

面向西的“群仙会”图;

飞龙阁;



穿过飞云阁下山洞,这一面匾为:凌烟阁、凌云阁、观汾;一层的楹联为:开唐天盛业,如浦圣恩隆。

仁智阁~


唐园内照壁;

照壁
重建于2007年,高5米,宽8.4米,须弥座上东向有“福、禄、寿”图,西向为“群仙会”图。

面向东的“福、禄、寿”图;

面向西的“群仙会”图;

飞龙阁;

飞龙阁
重建于公元2007年,四角攒天顶,二层三檐,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四周围栏,整体建筑座落在假山石洞上,有登高远眺之意,游人又可穿行而过。

飞龙阁二层三檐,檐下悬挂三匾,第一层为“飞龙阁”,楹联:文章千古事,社稷一戎衣。
飞龙阁第二层为“凌云阁”,楹联: 好鸟鸣楼外,清风绕阁前。
飞云阁顶部檐下也有一匾为“观汾”。

穿过飞云阁下山洞,这一面匾为:凌烟阁、凌云阁、观汾;一层的楹联为:开唐天盛业,如浦圣恩隆。

仁智阁~

穿过飞龙阁下山洞,前面是与“唐园”山门一样的建筑,“唐宋遗风”。
龙兴晋阳塑像;



公园内绿树苍天,花草相间,繁茂的植被绿绿葱葱;

楼台亭阁既美观,又可供游客休憩。“枕流阁”,顾名思义,河水在此穿流而过。

兴晋阳
为纪念太原建成2500周年而塑的李世民及其群臣的青铜群雕,2003年8月落成。中间骑马者为唐太宗李世民,左侧为国舅长孙无忌,右侧为李绩,前面为尉迟恭,最北侧两位前是魏征,后为马周。这组铜像讲述着李世民的戎马一生,也展示了唐王朝与建成的历史渊源。


公园内绿树苍天,花草相间,繁茂的植被绿绿葱葱;

楼台亭阁既美观,又可供游客休憩。“枕流阁”,顾名思义,河水在此穿流而过。
枕流亭楹联:亭头看月色如画,枕畔听溪流水声。

晋祠碑记;
晋祠原为纪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纪)武王次子、晋国开国侯而建。创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有关于晋祠的记载,可见当时已经颇为出名了。

牡丹园最西端有两亭:宝墨亭、枕泉亭;

经过宽阔的广场,前面才是最精华的“晋祠”(晋祠博物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这里殿宇、亭台、楼阁、小桥、古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驰名中外。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

晋祠,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漫长,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许多祠庙建筑难以比拟的。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牡丹园最西端有两亭:宝墨亭、枕泉亭;

经过宽阔的广场,前面才是最精华的“晋祠”(晋祠博物馆);

晋祠现已称为一个有着几十座古建筑的中国古典园林的游览胜地。这里殿宇、亭台、楼阁、小桥、古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被誉为山西的“小江南”,驰名中外。晋祠的文物古迹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圣母殿、侍女像、鱼沼飞梁、难老泉等。

晋祠,一九六一年三月四日 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跨越时空漫长,所处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幽美,是许多祠庙建筑难以比拟的。晋祠以大量的古建筑、雕塑、碑刻、壁画、古树名木,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建筑、园林、雕塑、宗教、文化等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晋祠的历史、艺术、科学和鉴赏价值,使其成为古代宗祠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且跨越的历史最长又最具代表性的唯一实例,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人类建筑艺术宝库中一份最珍贵的遗产。

走进晋祠,慢慢欣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