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成都游记(3)武侯祠之一汉昭烈庙-三绝碑-出师表-刘备殿-惠陵

标签:
成都十景之一三绝碑诸葛武侯祠堂碑记诸葛忠武候祠堂记重修忠武侯庙碑记 |
分类: 张家界、成都、桂林、西安 |
作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成都武侯祠,每天游人摩肩接踵。到成都的游客几乎都会前往武侯祠游观。但武侯祠第一道大门赫然悬挂着的是“汉昭烈庙”大匾,这里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皇帝刘备而建立的庙宇,祠庙内刘备墓和刘备殿是武侯祠的主要部分,为什么都习惯叫“武侯祠”呢?
成都武侯祠,是中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由武侯祠、汉昭烈庙及惠陵组成,人们习惯将三者统称为武侯祠。

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门前照壁;

照壁中的“双龙戏珠”石雕;

门前一对石狮,目睹人来人往,时代变迁;


成都游览,将几个景点串联,可享受的乘车到其他景点的说明;


为了搭便车,一起买了“杜甫草堂”的门票;

【汉昭烈庙】,因刘备死后谥号为“昭烈”而得名。所以,“汉昭烈庙”,即常说的刘备殿。
【武侯祠】,诸葛亮生前封“武乡侯”,死后谥“忠武侯”,所以纪念他的祠堂往往尊称作“武侯祠”。
诸葛亮殿即武侯祠,虽然他在刘备庙里只有一个孔明殿,但仍然被老百姓称为武侯祠,可见诸葛亮在老百姓心中的地位和影响。

1961年成都武侯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被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享有“三国圣地”之美誉。

门前照壁;

照壁中的“双龙戏珠”石雕;

门前一对石狮,目睹人来人往,时代变迁;


成都游览,将几个景点串联,可享受的乘车到其他景点的说明;

武侯祠门票60元/人,60岁以上30元,门票上印有【武侯祠简介】:
成都武侯祠由刘备、诸葛亮等蜀汉君臣合祀祠宇及惠陵组成,肇始于公元223年。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博物馆,2008年,成为成都武侯祠被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占地15万平方米。文化积淀丰厚,有1780余年连续不断的开放史,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门票上还有景区的参观路线及范围。
(博主注:门票上印的是诸葛亮的画像,而非刘备,更说明诸葛亮在老百姓心中的份量)。

为了搭便车,一起买了“杜甫草堂”的门票;

【三国圣地__成都武侯祠】
成都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区南,肇始于公元223年建惠陵时。它是全国惟一的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有三国圣地之美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侯祠博物馆现分文物区、西区和锦里三部分,文物区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武侯祠、三义庙等组成,历经风雨,现存主体建筑为清康熙十一年(1672)修复。祠内供奉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塑像50尊,文物荟萃,尤以唐“三绝碑”,清“攻心”联最为著名。此外,“三国文化陈列”、“香叶轩”、“孔明苑”“结义楼”等集参观、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服务设施,环境优美,内容丰富。……
进入大门,石板铺就的道路两旁,各有一碑亭,一为:“明碑”;
明碑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立,碑身下有赑屃碑座,该碑文字清晰可识,碑文主要介绍了武侯祠历史沿革。
四川巡抚张时徽著文,成都府同知高登立石;
碑后尚有二碑:其一曰“重建汉丞相诸葛忠武候祠碑记“,清康熙十一年四月四川湖广总督三韩蔡毓荣撰文;其二曰“重修蜀汉昭烈帝庙碑记”,清道光十五年太子大保兵部尚书总督四川白鄂山书。
唐碑
公元809刻立。全名《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唐代名相裴度撰文,著名书法家柳公绰(柳公权之兄)书写,名匠鲁建镌刻。其文章、书法和镌刻极为精湛,被誉为“三绝碑”。
二门悬挂“明良千古”匾,仔细看"明良千古"的匾额上,"明"字左面不是"日",而是"目"。一曰:清人吴英立手书,避用"明"字,把它与清初文字狱相联系;另一种说为:用"目"旁,因"明君"之"明",重在擦亮眼睛,才能识人、识势。总之,"明良千古"匾,取"君明臣良,千古垂范"之意。
二门内长廊壁上,嵌有岳飞写的前后《出师表》石刻。石碑共37块,每块高63厘米,宽58厘米,刻工精良。《出师表》是诸葛亮于公元227年率军北伐前,给皇帝刘禅的一份奏章,表文言词恳切,读后催人泪下。古代有“读《出师表》不落泪者不忠”之说。《后出师表》是在街亭失利后,诸葛亮又一次上疏的一份表文。流传千古的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即出此表中。
过二门,可以见到“文华辅国”文臣廊和“武雄知兵”武将廊;
东、西廊房分别塑有蜀汉文臣、武将坐像各十四尊。
东侧为文臣廊,以人称“凤雏”才智可与诸葛亮相比的庞统为首,共塑文官14尊,其中有继诸葛亮之后主持蜀汉军政的蒋琬,有擅长外交、联吴抗魏有功的费禕(yi),;还有敢于向诸葛亮提出不同意见的董和、董允父子等。像前立有一通小石碑,刊其姓名、生平,便于游人了解。












汉昭烈庙正殿___也称刘备殿。大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石柱砖墙,雕梁画栋,气势雄伟,富丽堂皇。殿前置一“双龙抱口九龙铁鼎”,为明朝遗物,铸工精细。
殿中匾额"业绍高光"为清人完颜崇实撰书,意为蜀汉皇帝刘备继承了汉高祖刘邦和汉光武帝刘秀的帝业。殿内有刘备及其孙刘谌的塑像。
清人完颜崇实撰书“业昭高光”匾;
殿前大型石雕;
明朝遗物“双龙抱口九龙铁鼎”;
刘备像高3米,全身贴金,冠冕九旒,面目慈祥,耳大臂长,双手执圭。右首陪祀的是他的孙子北地王刘谌;
关羽殿中关羽塑像高两米多,全身贴金,红脸,卧蚕眉,单凤眼微闭,神情威严,,头带冕旒,作帝王打扮。塑像为清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
惠陵
公元223年,刘备伐吴失败后,退驻白帝城,四月病逝于永安宫;五月,诸葛亮扶灵柩回成都,八月下葬,史称“惠陵”,惠陵距今1780多年,史书未有被盗的记载。
惠陵封土高12米,周长180米,为圆形。墓冢四周,围墙环绕,现存砖墙为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所修,上有"汉昭烈皇帝之陵"几个大字。
惠陵寝殿上悬“千秋凛然”匾。语出唐代刘禹锡诗《蜀先主庙》中“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