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成都游记(2)“震旦第一丛林”大慈寺、古大圣慈寺

标签:
大圣慈寺狮子吼无相禅师大慈禅茶 |
分类: 张家界、成都、桂林、西安 |
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大慈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积淀丰厚的中国名刹,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

大慈寺的始建年代,据宋代普济《五灯会元》所载印度僧人宝掌“魏、晋间东游此土,入蜀礼普贤,留大慈”推算,当为公元3世纪至4世纪之间,据今己有1600多年。

大慈寺有三宝:山门上的"古大圣慈寺"五字,落款日期为光绪六年(1880年)腊月初八,距今已一百二十多年;还有名画和铜像,历史上,"大慈寺"最有特色和影响的文物是名画和铜佛。据专家评价:该寺所有画像“皆一时绝艺”,是一座极其珍贵和罕见的艺术宝库。
大慈寺又名:古大圣慈寺、大圣慈寺、大慈寺。
二〇〇七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二〇〇七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慈寺座北向南,前为糠市街北口,后为蜀都大道大慈寺路,因寺院正修葺,所以只能从大慈寺路进出,所见之景也跟着前后反转,来了一次“倒叙”;

唐天宝十五年(756年),安禄山攻陷长安,唐玄宗避难成都。玄宗见大慈寺僧人英干在成都街头施粥,救济贫困百姓,并为国家祈福。他深受感动,乃为英干敕书“大圣慈寺”匾额,赐田一千亩。次年,无相禅师重建大圣慈寺,凡九十六院八千五百四十二间。贞元十七年(801年),韦皋镇蜀,扩修大慈寺普贤阁,又凿解玉溪流经寺前,使大慈寺环境更趋完美,成为唐代颇具声望的讲经胜地。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高僧知玄(悟达国师)讲经于普贤阁下,听众每日达万余人。

进入禅寺,免费领得三支“环保香”;

唐会昌五年(845年),武宗灭佛,大慈寺因有唐玄宗题额,故“不在除毁之例”,是当时成都唯一保存下来的佛寺,也是当时蜀中规模最大的佛寺。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

在“佛”字为中心的匾额上,红底金字书:慈慧;

这里是“藏经”楼。
1873年(清同治十二年)成都文殊院文丈悟修为大慈寺藏经楼撰书楹联:龙宫海藏五教圆收见闻觉知获殊胜;梵语华言一尘剖出行居坐卧种菩提。
佛的心眼彻见正法,名正法眼,深广而万德含藏,叫做藏。正法眼藏,是禅宗用来称其教外别传的心印。
落成之时,新繁龙藏寺方丈雪堂和尚为自信大和尚撰书楹联:分紫霞云护大慈法;如白马寺,藏罗什经。刻于藏经楼下说法堂内金柱上。

【正法眼藏】下,是“狮子吼”,语出《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演法无谓,犹狮子吼,其所讲说,乃如雷震”,代表的是“如来正声”,能降服一切魔鬼。

藏经楼两侧“禅源慈恩”匾额,顾复初(清代诗人、书画家)为藏经楼撰书楹联:“六根皆入菩提行亦得坐亦得得无所得乃为真得;万善同归极乐生不来灭不来来者非来是名如来。”刻于藏经楼邻间檐柱上。

“松风水月”匾额;

“禅源慈恩”匾额下的雕刻,各不相同;


“松风水月”匾额下的雕刻;

栩栩如生地再现“佛日”的生活;


松风水月旁是“佛日増辉”;

这里显示“大慈禅茶”的茶艺;

这里的雕刻就倾向于“茶艺”;


藏经楼门窗雕刻精美、细腻;

藏经楼
此楼重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重檐歇山顶,气势宏阔,楼上贮有三藏全经;楼下为法堂,设有法座,是大法师讲经说法之处。


重檐歇山顶;

与藏经楼相对的殿堂;



门窗精美的雕刻;



这里供奉“如来”;

“戒海澄清”匾,和门窗上精美的雕刻;

佛光普照,祈祷风调雨顺;

祖师堂;祖师堂内供奉着无相禅师的法像。无相禅师于唐代开元十六年(728)浮海西渡,受到唐玄宗的召见,并命驻锡于禅定寺。其后,他周游入蜀,寻师访道,乃至资州(今四川资中)德纯寺,首先拜谒禅宗五祖弘忍的得法弟子智诜禅师,然后拜谒智诜的高徒处寂禅师,处寂称病不出,无相燃指供养。处寂深受感动,留侍身边习禅,取法名“无相”,后授予则天皇帝所赐的摩衲法衣。现在大慈寺内的走廊墙壁上也画有无相禅师的法像。

无相禅师的禅学思想是中国禅宗思想的的一部分,具有承前起后的作用,是佛学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如今国内外学者、信众对禅宗思想的研究都有极大的热情。无相禅师的“无忆、无念、莫妄”的“三句法门”是国内外高僧大德、学者所研究的对象,而“无相禅茶”也融进了禅师的禅学思想。这些在大慈寺重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戊辰年),自信和尚建成大雄宝殿,也称为觉皇殿。
放生池;

韦陀菩萨
龛内供奉韦陀菩萨像一尊,于2004年开放后重塑,韦陀是保护佛法,驱除邪魔的护法菩萨。


这里是“观音殿”;

观音殿两旁殿堂;


殿中供奉的观音像为整块乌木雕刻的鳌头观音巨像。

观音殿
此殿重建于清光绪二年(1876年),殿中为整块乌木雕刻的鳌头观音巨像,两侧为铜铸文昌帝君和关圣帝君像。后有护法韦陀菩萨像。
(博主注:韦陀,也有写成韦驮)

寺院中不少人往那个方向去,走,一起看看!

这里是大慈寺的茶室;

大慈寺内还有“玄奘行踪陈列室”,公元618年到622年,唐代名僧玄奘曾在成都生活了5个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