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罗店镇(2)玉皇宫、梵王宫、宝山净寺~上海宝山寺前身记忆

标签:
宝山净寺、梵王宫罗店镇 |
分类: 杨浦宝山嘉定崇明区 |
上篇说道,2005年5月宝山寺移地重建,唐韵古刹、宝山福地,实际上是仿唐的建筑群,那么真正的宝山寺在哪儿呢?
在仿唐的建筑群___ 宝山寺旁有一片斑驳陆离的建筑群,不过山门紧闭;
参观完宝山寺,出口处旁有一扇小门,走过去一瞧,原来这里可以通旧址。
宝山寺原名梵王宫(玉皇宫),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清朝乾隆二十七年曾经重修,此后岁月更替,寺院迭经兴废。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政府落实宗教政策,于1988年开始恢复道场。所惜当时因缘条件不足,未能从容总体规划,终存诸多缺憾。
缘起
上海宝山寺位于宝山区罗店镇美丽的练祁河畔,东临罗溪路,西近塘西街,是上海几大佛教寺院之一,闻名遐尔。
寺院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由士绅唐月轩舍宅为寺而成,清乾隆二十七年曾经重修。清诗人范连游罗店有诗曰:“不到谈元地,今经二十秋。浮生闲半日,高阁得重游。春水一溪乱,晴烟小市浮。老僧同话旧,莲社几人留。”
此后,岁月更替,成住坏空,寺院迭经兴废,迨至光绪初年一度荒芜。其后太仓南广寺今涌和尚行脚至罗店,见宫殿破落,景色凄凉,遂携其徒念方发心募化重修殿堂,创建祖堂塔院,凿阿弥陀佛石佛碑为纪其事,至今仍存寺中。嗣后遍历抗战,文革,殿堂佛像逐渐星散,殿宇被毁或作它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于一九八八年决定恢复宝山寺道场。由上从下达老和尚铁肩重振,十方善信慷慨解囊,共襄盛举,成就现有规模。所惜当时因缘条件,未能从容总体规划,造成诸多不足,终存缺憾。
今日上海市一城九镇的宏图甫定,罗店老镇改造正式启动。宝山寺已为政府纳入老镇改造规划之中。经市区政府,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并大力扶持,将重新建设宝山寺。用地数十亩,按丛林规范重修天王殿、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藏经阁、宝塔等建筑。
这块文物保护单位,成了讽刺,文物保护保护的是建筑还是“宝山寺”的招牌?
宝山寺始建于明正德六年(1511),原名“玉皇宫”,又名“梵王宫”,本是一所道观,系当地人唐月轩舍宅而改建,有真武阁等亭阁殿堂。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唐氏后人重修真武阁。清乾隆五十年(1785),诗人范连游罗店时,有登真武阁诗:“不到谈元地,今经二十秋;沧生闲半日,高阁得重游;春水一溪游,晴烟小市浮;老僧同话旧,莲社几人留。”
真正的位于____美丽的练祁河畔;
旧址内“缘起”阐述了宝山寺于1988年开始恢复道场。所惜当时因缘条件不足,未能从容总体规划,终存诸多缺憾。
同时也阐述了因何移地重建,可这荒废的“宝山净寺”、“梵王宫”,才是“真品”啊,这里嗅得到历史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