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海文庙(1)大成殿、论语碑刻__踏寻上海老城厢足迹

标签:
《论语》碑刻棂星门梓潼祠大成门大成殿 |
分类: 黄浦卢湾徐汇长宁区 |
上海文庙,坐落在上海老城厢的文庙路215号,是上海市区内唯一的一座祭祀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是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圣地,是古代上海的最高学府。
上海文庙,南宋时称梓潼祠,元代上海立县后正式建文庙,今址文庙于一八五五年重建,占地十七余亩。内有大成殿、明伦堂、尊经阁、崇圣祠、魁星阁等古建筑。陈列有孔子雕像、青铜“编钟”、全本《论语》碑刻等文物,为全国罕见。
二OO二年四月二十七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上海文庙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文庙
上海文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称梓潼祠。上海立县后,于元至元年三十年(1293年)正式建文庙之后,数度易址和扩充,规模益宏。现址文庙,重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占地十七余亩,内有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明伦堂、魁星阁、天光云影池等建筑。
南宋以来,上海地区进士及第的有近三百位,这与文庙对他们的熏陶培养是分不开的。
文庙经人民政府数次修缮,得以保存至今,并成为上海著名的旅游景点。文庙布局严谨,殿宇宏丽,尤以大成殿内青石碑刻全部《论语》而蜚声中外。
棂星门
“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文庙中的棂星门是在明太祖洪武十五年以后出现的,象征祭孔如同尊天。后来人们又将棂星解释为天镇星、文曲星、魁星。
棂星是古代天文学上所称的“文曲星”。古代天子在郊外设坛祭天,首先祭棂星。以后在孔庙前建造棂星门,就是把孔子比为天上文曲星,也比喻祭孔如祭天。
上海文庙
上海文庙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的一座祭祀中国杰出的思想家,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的庙学合一的古建筑群,是源远流长的儒家文化圣地。上海文庙建筑群布局严谨,气势宏敞,极具民族特色。有两条纵轴线贯穿其中:一条从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到崇圣祠,这是文庙的祭祀线。另一条从学门、仪门、明伦堂到尊经阁,这是学宫线。文庙也称学宫,是古代上海的最高学府。东园内,儒学署、魁星阁、天光云影池连成一片,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绿树掩映,具有浓厚的江南园林风格。上海文庙已建成固定的、规模型的、儒家经典古籍展、尧缔茶壶展、奇石、赏石展、根雕造型展、还有全本论语、明清楹联、上海县籍进士、古碑展示等四大碑刻系列展览,展品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理念,拓展了上海文庙的文化内涵,传承了儒学思想,是综合考察中国历史文化的又一场所。
上海文庙一览图~
这里也是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在二OO一年六月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成门
大成门也称戟门,“大成门”三字为雍正皇帝亲书。“大成”一词出自《孟子 ·
万章下》一书中:“孔子之谓集大成也”。是说孔子身上集中了古代圣贤的一切优秀品德和古代社会的一切优秀文化。大成门铜环上的兽头叫蒲首,相传龙一胎生九子,蒲首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它性好静,所以把它装在门上。大成门只在祭孔时开启,平时,人们皆从两扇腋门进出。
腋门
腋门位于大成门两侧。大成门只在祭孔大殿时开启,平时,人们皆从两扇腋门进出。 这里有:大成碑记;
大成殿前左右有东西庑殿,庑殿也叫配殿,是祭祀孔子学生七十二贤和历代大儒的地方,现展示180为明清著名的书法家撰写的楹联,其中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御书,有民族英雄史可法、林则徐的手迹,也有八大山人、扬州八怪、江南才子的墨宝,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
月台东、西南三面围有荷叶石柱和透雕石栏,月台的石阶中间镶嵌着石雕龙陛。
铜像基石上“先哲伟大的教育家
大成殿 万世师表
“万世师表”:其意思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称赞孔子是千秋万代人们的表率。到清朝时,康熙皇帝亲自写了隶书的匾额“万世师表”下诏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从此,人们便称颂孔子是“万世师表”。
月台东南部,放置大成钟一口,大成钟工艺精致,神态生动。钟钮是一对首尾相缠的蒲牢;钟肩有十二条春秋龙纹围绕,下沿有四对相向戏珠的双龙;钟灵则镶嵌有上海市花白玉兰图案;钟腰上下两圈共铸有二十四辆顺向排列的孔子出游马车图;钟钲上直铸“大成钟”三个字,与其相北则有大成钟的铭文。
大成钟
上海文庙大成钟铸成于2000年2月,钟高1.8米,直径1.1米,重1.5吨,以
大成殿
大成殿是祭孔正殿,文庙的核心建筑。大殿高14米,占地约260平方米,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飞檐起翘,殿脊饰狻猊、辟邪,斗栱简化,具晚清特征。正面重檐之间,悬挂清世宗题“大成殿”三字竖匾。屋脊正中上镶“海滨邹鲁”四字砖刻,为时任江苏巡抚的林则徐所题。檐下“万世师表”横匾则为清圣祖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题写。
大成殿
大成殿是文庙祭孔主殿,始建于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历史上,唐代称文宣王殿,宋徽宗尊崇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赐名大成殿,此殿重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
大成殿内供奉孔子神龛和塑像。梁间悬挂金字横匾三块,分别为清宣宗题“圣集大成”和“圣协时中”,以及清文宗题“德齐帱载”。
前后抱柱各悬对联一副,均为乾隆十三年(1748年)高宗撰,前一幅为“觉世牖民诗书易象春秋永垂道法,出类拔萃河海泰山麟凤莫喻圣人。”后一副为 “气备四时与天地鬼神日月合其德,教垂万事继尧舜禹汤文武作之师。”
西侧置有大鼓一只;
大成殿东、西、北三面壁间,安置了全本《论语》碑刻;
按上海文庙一览图,大成殿后面是崇圣祠,据资料介绍,崇圣祠是用以供奉孔子父母以上五代祖宗。现今作为文庙管理处办公场所。
沿着指示牌继续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