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曾经恢弘的沪上名宅“梓园”__踏寻上海老城厢足迹(1)

标签:
梓园乔家路历史文化最乐堂王一亭 |
分类: 黄浦卢湾徐汇长宁区 |
参观大境阁熙春台的《上海老城厢史迹展》,从中了解到沪上名宅“梓园”。梓园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清名士住宅的典型代表。“梓园”曾在1922年接待了初次到沪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夫妇一行。
踏寻上海老城厢足迹,寻觅曾经恢弘的沪上名宅“梓园”。
乔家路老街历史文化简介
乔家路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的老街,因抗金名将乔一琦世居此地而故名。历史上乔家路文化底蕴丰富,人文荟萃,人才辈出。乔家路沿线及周边地区汇聚着许多名人宅院,有许多著名的寺庙、善堂、衙门、商号、钟楼,至今遗有明、清、民国、现代等多种风格建筑,乔家路是上海老城厢本土文化的一个缩影。
王一亭与梓园
王一亭(1867-1938年)名震,号白龙山人,祖籍浙江吴兴,家境清寒。少年时即爱好绘画,师从任伯年,与吴昌硕过从甚密,擅长山水花鸟、人物,其佛像作品流世甚多,在近代中国,尤其在日本享有盛誉。
王一亭在青年是奋发经商,30岁后已成为大实业家。光绪32年(1906年)创办信诚储蓄银行任董事,投资内地电灯厂、自来水公司多家企业,1907年受聘日资日清轮船公司任买办。当时乔家路77号郁家已趋衰落,王一亭与郁家后代郁钟麟私交甚笃,以高价买下占地10亩的郁家花园住宅,因内有百年梓树,遂取名梓园。即今乔家路113号。梓园旧貌依稀可现,但花园已面目全非。
王一亭在辛亥革命时参加同盟会,武昌起义时同陈其美、沈曼云等人积极参与上海起义,上海光复后任沪军都督府交通部长、商务总长及其他多种社会活动职务。袁世凯称帝时积极资助讨袁,遭袁通缉,后受其母影响,皈依佛教,重视慈善事业,致力于义赈会,资助孤儿院、残疾院等。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王一亭义卖书画救赈日本灾民,关东灾民称其为王菩萨,日本天皇派建筑师来沪,在梓园建造日本式房屋相赠,该日式建筑今仍在。
宅子沿街两层西式骑门楼上,罗马柱和浮雕装饰清晰可见,中间为吴昌硕题额“梓园”字样。梓园,今虽仍在,但岁月给了太多的伤痕,门楣上“梓园”二字,默默地、艰辛地守着这份“使命”;
虽早已空留“虚名”(现为民居住宅),然透过风霜痕迹,仍能领略昔日的风采;
2000年,南市区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南市区并入黄浦区,所以有了这块新崭崭的牌碑;
说梓园如今空有虚名,不止是现今为民居住宅,当年王一亭以高价买下占地10亩的郁家花园住宅,因内有百年梓树,遂取名梓园,而当年引以为傲的花园已荡然无存。如今所见到的应该是后来的日式建筑“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王一亭义卖书画救赈日本灾民,关东灾民称其为王菩萨,日本天皇派建筑师来沪,在梓园建造日本式房屋相赠,该日式建筑今仍在”。
小洋楼旁的一家厂区,不知是否是当年引以为傲的花园所在地?
只是在乔家路街道的介绍栏中看到而已经不复存在的“乔家路历史文化街示意图”得知:
宜稼堂遗址:乔家路77号;
梓园遗址:乔家路113号;
药王庙遗址:药局弄95弄1-2号;
最乐堂遗址:乔家路151弄-1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