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2020-03-28 23:48:49)
标签:

园艺

荷兰花殇

植物销毁

凤梨

红掌

昨天,朋友晓敏给我送了一大桶红掌凤梨的切花来。都是她的生产基地里现剪下的。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我找了各种的花瓶,想着如何把这些花儿布置美了,拍美了。


凤梨的切花,我还是第一次摆拍,颜色饱和度很高,非常鲜艳,不适合和其它植物搭配。


我用透明的玻璃瓶,底下装一点水,可以看到整个花序,又不至于头重脚轻。

室内,不用经常换水,可以保持45天以上。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如果是同系列同款的玻璃花瓶,大小高低,搭配这些凤梨会非常好看。我连酒杯都用上了。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红掌是鲜切花市场的奢侈品。


其实我以前并不喜欢红掌的,形状独特,色彩太过鲜艳,叶子又特别碧绿油亮。盆栽总觉得像假花或摆花,不够自然飘逸。也不好搭配其他植物。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不过红掌如果剪下插花,气质却立刻不一样了。

只要一两枝,插在花瓶里,立刻高大上的感觉,格调高雅。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植物是要讲究如何布置搭配,如何使用的。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怎么舍得剪下来呢?” 

我也很心疼!


因为疫情的影响,今年春节到现在,晓敏的祝庄园艺和其他很多花卉生产企业一样,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本来年宵花和春节用花是一年一度花农的销售旺季,很多花农甚至主要依赖过年期间的销售利润。尤其是很多专门针对年宵市场的生产商。



“红掌还好,剪了还能再开花,养一段时间还能销售。”晓敏说。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可是凤梨不同,从进口的小苗u养到现在的状态,花序的高度,色彩都有达到了一定的品质,才可以进入市场。


一旦过季没有卖掉,植物状态不达标就不能卖了,只能销毁。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今天我发了荷兰花市的视频,大量的鲜花绿植被铲车直接铲掉销毁填埋。

http://t.cn/A6ZysLJd


荷兰花卉拍卖市场的发言人说:“这是从荷兰花卉市场一百多年来,第一次遭遇如此大沉重的打击。贸易的停滞,让市场上80%的花卉产品不得不销毁。”很多花农花商都面临破产。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其实不止荷兰,云南的鲜切花市场,从春节前疫情开始,大量的已经进入鲜花绿植销售停滞,只能销毁。


大概每一个爱花者看到视频,都会心痛。

那么好看的花,就这么连盆带土被直接填埋。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为什么植物不能用来堆肥,介质可以重复利用啊?

为什么一定要销毁呢?不能再养着吗?

很多花友都有这样的疑问。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我不是园艺专业人士,类似的问题我也疑惑过,学习和了解后,我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和解释这个问题。

比如前面说的凤梨,我去祝庄园艺,看到有很多长得不标准的凤梨,就是花序高度、色彩等都没达到品质标准的,会被销毁。因为销售体系是按标准品质来的。这只能当做次品,不会为了极少量次品的销售去增加和调整销售渠道。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所以这次长到品质标准的凤梨,因为疫情没销售掉,过了季节,就只能销毁了。


还有一些凤梨周围长了小芽,其实是可以做小苗培育的,也是次品;小芽也必须销毁。因为进口的小苗品质更加整齐,管理上统一,反而节省人工和养护成本。否则,那些小芽,需要单独照顾,另外,对于进口商,还有品种保护的问题,不能自己繁育。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植物生产,植物苗本身只是一部分成本,更大部分的成本在于土地或大棚的租金、建设成本、水电成本、介质肥料成本,工人工资、管理成本等。


如果继续养,到下一年再销售,增加的成本和重新小苗培育的成本相比,如果后者更低,当然不会选择前者。


或者很多老桩,养到第二年,反而开花状态会变差。

比如一些可以多年生的草本:玛格丽特、南非万寿菊、银叶菊等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我有时候会投机取巧,到苗圃买废弃的多年生老苗,同样小苗的价格,因为多养了一年,植株大了很多。但对于苗圃来说,这些老苗是非标准产品,最多也就是混在新苗里发货,并不能因为多养了一年而增加价值。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对于个体园丁来说,因为不是批量生产,不用考虑成本的问题,每一个多出的小苗,都可以培养出新的植株。


同样,把盆、介质分出来,再次利用;而植物可以堆肥,也是必须考虑成本的问题。比如为了减少1元的损失,你需要付出5元的代价,你还会去做吗?

那些鲜花也同样如此,减价便宜出售可能减少1元的损失,可能为此销售需要付出的代价却是5元。一算账,只能销毁。


视频里介绍有些工人抢救了一些鲜花,送到医院给为疫情而辛苦工作的医生和护士。

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组织,可以去做这些事。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疫情是残酷的!

残酷不止是销毁植物,

不止是封城及生活的改变,

不止是几万甚至更多失去的生命;
还有随之带来的经济影响,大量的企业破产,大量的工人失业,失去养家糊口的工作。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今天下了一场大雪!

在3月28日海棠花都谢了的江南春天。

瘟疫的发生,气候的异常

大概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警醒吧!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随笔:凤梨插花及疫情下的荷兰花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