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迷路

标签:
教育文化旅行 |
分类: 随笔 |

“妈妈,你要在11号站台换车哦!”
沐恩又发来信息。
一个人去日本,女儿担心我不会日语,各种操心,给了我地铁卡,叫我要在蓝色的机器上充值,要下载什么软件,可以知道几点什么车,临了还是各种不放心。
我很开心孩子长大了,开始照顾妈妈了。
虽然机场拿了地图,现在还有GPS,一目了然。也就是看下几号线怎么换乘的问题,和上海北京的地铁一样啊。
更何况,妈妈满世界跑的时候,她还没出生呢。

还记得九几年的时候,第一次去韩国,和客户一起去了釜山,开车回到汉城客户家里,然后我倒三趟地铁回酒店。到了酒店才发现我的包竟然忘在客户家里了,第二天就要回去,那时候还没电话,只好回去取。一路凭着记忆就找到他家了。当时客户都呆了,你怎么找到的?!
中间也有小插曲,到他家是个大站,出站口第一次走错了,回到原来的地方再找,到了他家小区也是,一律的大板楼,真的就是凭着感觉,一点没错的找到了。
大概认路是天生的吧。

前段时间带着家人去新开的商场吃晚餐,地下车库绕来绕去的,我弟忘了手机回去拿,我们绕到电梯入口的时候,我妈说:“一会儿弟弟从这里直接过来就可以了哦。”
沐恩呆了:“外婆这么认路的吗?”
我妈也是天生的认路,所以到哪儿都不胆怯。
无论那时候我在南京上大学,后来在上海,她总是到一处地方就到处乱玩,一个人就坐车出门了。
我弟媳妇说:“婆婆要不是不会说英语,也是满世界乱玩的人。放到非洲都不会迷路啊!”
认路应该是一种基因,上哪儿都有方向感。
我妈的妈妈,就是我的外婆,年轻的时候出远门,一路到了现在的寨桥,整整走了2天,抱着刚出生不久的我妈,义无反顾。
外婆是童养媳,从小就被送到别人家,生下我妈后不久,逃走了。
这段经历,她一直不太愿意提起。
很多年很多年后,一切安全之后,她又恢复了和家人的联系。
走了这么远,她是一直记得回家的路的。
我一直在想,有时候勇敢在于对自己命运的掌控。
有这样的勇气不顾一切逃离,开始新的生活。
也因为不怕迷路,永远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
我很难想象20岁不到的外婆,一个人带着小婴儿,带着干粮,小心翼翼地避开熟悉的人,在那个冬天,一路的冰冷和萧瑟,一步步踏上未知的旅途。
走了上百公里,终于走到了感觉安全的地方,也幸运地遇到了我的外公,重新成立了家庭,后来又生了三个孩子,一个个都用心教育,有了我们现在这一大家子,也有了我,和我两个一样认路的、勇敢的孩子。
因为认路,不管身处何方,你会知道天地间你在的那个点,也永远知道家会在哪个方向。不管走多远,家永远在那里,才会坦然无所畏惧,一次次踏上旅途。
我很感激外婆、我妈给了我这个基因,不止是认路,更是那种勇敢,可以有底气走向任何地方,踏往任何未知的旅程,不断前行。
因为你知道不管在哪里,永远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家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