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常州乡下过年,平凡的日子里珍惜幸福

标签:
随笔河马花园花园生活园丁过年杂谈 |
分类: 随笔 |
你的年是怎么过的呢?
吃吃睡睡,走走亲戚,偶尔看个电影,逛个街......很无聊!
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如此吧。
就是这样呢,从大年夜开始,每一天都会觉得更无聊一些,直到假期结束,有些不情愿,却不免也有告别“停摆”状态的松一口气。上班或上学,不管怎样,生活终于又回复正常了。

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快。对于过年,也越来越没有了小时候那种期待。
不过,或许是因为没有期待,把过年几天仅仅当成放假;也或者是因为第一次在常州乡下-夏溪工作室过年,非常清净,恰恰是我们的喜欢的。另外,也因为感冒咳嗽很严重,从年前一直到年后,感觉耗光了人所有的力气,甚至莫名其妙好几次摔跤,跌倒了还死活爬不起来,大概真是人太耗了,有些亏,便没精力再多折腾其他,老老实实地当放假,也挺好。
话说,年前的几天,感冒非常严重了,但是担心过年的“停摆”很多事怕耽误了,硬撑着继续忙碌,中午还要抽时间送孩子去湖塘上课,等候的时间就在附近商场里晃悠,做个按摩,或者找个咖啡馆坐下写点东西,还做了一次美甲,正好经过的时候有个空位。
不知道其他地方怎样,这几年在常州,发现大家对过年的态度要比上海认真很多。
乡下的人家多数还是会酿一缸米酒,会会腌上些鱼和肉,做团子年糕,还会准备很多菜、水果和点心,其实平时都能吃到,过年反而卖得会贵一些,经常就浪费了。然而,传统文化的惯性使然,忍不住还是会去准备“年货”。
年前逛超市,我也莫名地买了好几种蔬菜,大蒜直到前天才终于炒了吃掉,已经发黄;每天超市都开着,想做什么吃的,随时去买啊,我为什么也要准备年货啊?太奇怪了!
以前过年,一定会买新衣服,还一定要在大年初一穿。这个传统,我也遵循了很多年,尤其是两个孩子小的时候。“大年初一穿新衣服哦!”
其实大年初一,基本冬天就快过了,但新衣还是冬季服装,穿了没几天,便嫌热了。到下一个冬天,服装的款式也差不多过了。车厘子自由大概很多人还达不到,日常买衣服自由应该还是很普及了。
当季的新衣早就买好了,过年的仪式感便从买衣服改为了烫头和美甲,美甲店和理发店基本都会忙到大年夜。为了挣点钱,也是很辛苦。还好,价格并不会涨,每年一定涨价的是洗车,很讨厌。平时20元就可以搞定,过年前半个月开始,洗车就变成了100元。今年电影票价也大幅度涨价了。。。过年看电影这几年也越来越流行,大家在家吃吃玩玩,实在没事,出门看几场电影消遣一下,我本来想看“大黄蜂”的,过年全是国产的贺岁片啊!

大年夜接好姐姐,一起去给农场的兔子们喂了胡萝卜。
然后照例去外婆家吃年夜饭,早早地便回家了,和两个孩子窝在了家里。开着空调,特别暖和。
稍晚一点,又把外婆带的菜装盘,开点小酒,再吃了一顿。
过了12点,又一起下了芝麻汤圆,热乎乎的每人一碗,这样,第二天早晨睡懒觉就不会饿醒了哦。
大年初一,猪年的第一天,睡到了中午起床,简单午餐后,继续下午茶,过得和猪一样,懒懒的,吃得饱饱的,什么都不做。
图片:下午茶的仪式感
这样的日子一天就够了,所以初二天气好,提议去爬山,孩子们都立刻起床了。夏溪离溧阳近,开车到茅山附近也就大半个小时,很神奇地开到了丫髻山,暖和无风的日子里,爬这种野山,很爽。
初三的计划就是懒觉,出去饭店吃一顿正式的西餐,然后看“流浪地球”,一天很快就过了。
初四,应该是妹妹做作业,姐姐收拾东西去上课,结果一场突如其来的美好的大雪,让这一天,也让这个年变得更有趣了。
下午,两个孩子在外面堆雪人,讨论着住在乡下的好处:
乡下特别安静,整个花园和外面都是我们的!
堆雪人,也不会有熊孩子来破坏;
门口的超市随时走过去买东西,都不用排队;
东西还特别便宜!
没有停车费!
城里已经不让放焰火了,乡下还可以看到那么多免费的焰火。
花园里那么多花,摆拍随时可以有花材。
还有,房间好舒服,可以看得到外面的风景呢!
。。。。。。。
姐妹俩你一言我一语的,似乎特别喜欢在乡下生活的日子。
挺好,我也喜欢的。

其实不管住在哪里,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去Enjoy每一天的生活。无论乡下或城里,无论冬天还是春天,也不管是下雪还是艳阳天。生活已经不易,积极一些,便快乐多一些。
所谓的幸福,一直都在那些琐碎的日常里。
#红红火火过大年#
图片为血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