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拜访~ 来自珠海的禅意客栈 北山·精舍

标签:
花园拜访北山精舍禅意客栈民宿 |
分类: 花园拜访 |
《秋夜北山精舍观体如师梵》唐/刘长卿
“焚香奏仙呗,向夕遍空山。清切兼秋远,威仪对月闲。静分岩响答,散逐海潮还。幸得风吹去,随人到世间。”
我知道自己是个不够静心的人,喜欢春日明媚的阳光,喜欢姹紫嫣红盛开的花花草草。所以3月珠海行的时候,吴潇姐给我安排晚上住在“北山·精舍”,这个以禅意为主题的客栈的时候,我是有些惴惴不安的,生怕打搅了这里的静雅和佛意。
北山·精舍位于珠海香洲区北山村北一巷28号,是当地一座拥有一百九十多年历史的院落改建而成,据说之前是学堂。这是珠海首家集旅居、常住、素食、习茶、读书、安禅、为一体的禅文化精品客栈。“北山精舍”这个名字取得也实在很妙,位于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北山村,又是精品旅舍;佛教中,精舍更有精练勤修的行者所居之处的含义。而更切合的是,走进客栈,这里的一墙、一窗、一树、一物,正是刘长卿写的那首《秋夜北山精舍观体如师梵》诗中的意境啊。
客栈的大门外极其普通,大门上贴着红色的对联,两边的花坛里,驾着竹竿,间或种着一些三角梅和琴叶榕,不过在熙熙攘攘,颇为市井的老街上,却很是醒目,遥远地一眼就能知道那真是我要找的地方。
推门进去,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宁静、清幽,仿佛能听到竹子在空气中生长的声音,而所有的喧嚣都在大门合拢的那一刻被关在了门外。
客栈装修充分利用了本来的结构和元素,青砖、碧瓦、雕梁、还有墙上的石刻对联,虽然已经看不清它们写的是什么了,但是院子却因着它们而走进了岁月的沧桑。植物的布置极为简单,过道是一排竹子,倚墙而立,石臼里一团碧绿的铜钱草,映衬着青灰色的墙和地面,简洁而雅致,而最生动之处,则莫过于墙角的青苔了。中他间一个小天井,正是在大堂的入口处,这里也是我两天待得最多的地方了。天井里一方小水池,两棵巨大的散尾葵,再加了南天竹和滴水观音,简单之极,也有韵味之极,你可以在其中放松心境、回归自我;也可以品茶禅修,聆听梵音。拂去所有的疲惫,无论身或心。
墙上的石刻对联,主人说很想恢复,问了很多老人,都不记得上面写了什么了,便这么留着了。
客舍非常安静,坐在这里焚香看书,任时光悄然逝去。
第二天清晨,起床时还早,有店员准备的清粥小菜,一个人,面对天井,盘腿而坐,天地中仿佛只剩了我和这一方天井世界,突然间,我明白了禅修是如何一种境界。


另一侧是茶桌,背后的柜子也是极有味道。
小细节也都透着禅意的味道,客栈里的花很少,插花只有几支菊花。
大厅里最自在的莫过于“暖暖”了,这是客栈养的波斯猫,非常漂亮,眼睛果然有两个颜色。
还有瓶子里养着的两只蟋蟀。
客栈一共只有8个房间,因为客满,除了自住的那间,其他都没有看到,更多的时候是在客栈的大厅中,和朋友们一起喝茶聊天。
和吴潇姐及女主人的合影。
补充:
北山村,相传为宋代杨家将后人避难至处而建,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岭南古建筑村落。这几年渐渐成为了珠海一条著名的文艺游览路线。这里有杨氏大宗祠、北山大院等许多古迹,共有90栋清代民居建筑及4栋岭南地区罕见的氏族宗祠和官宦府第。从明清到民国,南湾几度芳华,又几度浮沉。如今的南湾古老又现代,文艺小资又厚重古拙,成为城市更新活化的标范之地。
本文精选刊登于《花也》杂志第3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