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离别有时

标签:
随笔搬家情感 |
终于把上海家里最后一批东西全部拿上了,钥匙也都交给了租客,关上了大门。租客说:“我来试下钥匙吧。”在她开门的那一刻,我忍不住又推门进去,说:“我再看一下还有什么忘了的。”
其实今天一大早起床后,我都在和这个房子告别。早晨在浴室洗了最后一次澡,想着我会怀念这个特地更换的花洒,水流是那么地恰到好处;卫生间的台面是朋友给我的样品,进口的南非大理石;把洗漱化妆用品收拾完,又擦了一遍;镜子、马桶也都抹干净了;然后把被子、枕头、床单全部整理好,打包带走,特别挑选的床垫也是我喜欢的;我还再次擦了所有的家具、桌面,虽然前天过来的时候已经擦过了;厨房也再次擦过,还拖了地板,沙发上的靠垫摆正位置.......
全部整理好后,用手机拍了照片。租客还没来,我坐在沙发上喝咖啡等她,环顾四周,我以为我会哭,酝酿了很久,还是没眼泪。
这个上海的家是14年装修好的,9月28日入住。我以为会在这里一直住下去,到老......等两个孩子都长大出去了,偶尔回来这里也是她们的家。所以入住后,我不停地在往这个家里搬东西,所有的信件、信物、照片、我的日记、书,还有那些孩子们成长的点滴记录......那些我会珍藏一辈子的东西,我都一一搬过来了。
在上海工作的三年多时间,我有很长一阵都是住酒店,还有半年是在朋友家,终于有了这个小窝后,我是如此珍惜,从设计到装修,到挑选柜门的颜色、墙上的涂料、壁纸的款式、每一盏灯,每一件家具、电器......即便工作再忙碌,我还是会花时间去买玄关的柜子,进门时可以和客厅有个隔断遮挡;客厅里工业风的大桌子,可以用来办公,人多的时候也可以兼当餐桌;淋浴房的小壁柜,可以把化妆的零碎小物件放在里面;上下铺的实木床,床头带着隔板架,临睡前看书的孩子们可以方便地摆放;空调也是特地找朋友订的大金空调,为了可以用很多很多年;买了很贵的床垫,为了在以后每一个夜晚可以更舒适地睡觉......
是的,我对这个家倾注了那么多的心血和感情,从来没想过,会在住了三年不到的时间,就再次搬走了。
搬家的决定是前几个月突然下的,孩子在常州上学,我的工作室也开在了常州,后面的主要精力都在常州了,去上海的时间越来越少。朋友说:“你为什么不把上海的房子租掉?”刚冒出这个念头的时候我简直无法容忍自己,这里是我的家啊,怎么可以租给别人住?“可是你后面基本都不在上海了啊,偶尔去就住酒店好了,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为什么放弃一个月好几千的租金收入呢?”我犹豫了好久,始终下不了决心。
突然有一天,从堵车的一路回到上海的家中,看到小区里老头老太们无聊地晃来晃去,楼梯间里充斥着猪圈的味道(今天我才知道,是某个邻居养得两条狗狗,正好在电梯间遇到,味道好大,萦绕着整个电梯,三日不绝。)家里刚打开的空调还没热起来,屋子里冷飕飕的;窗台上的一盆仙客来因为好久没浇水,都发蔫了。我想起了常州家中阳台上满是盛开的花儿,像春天一般,临走时还恋恋不舍浇了水,掐了残花。难道我会在这里就这样对着一盆发蔫的仙客来终老么?那天回来后我写了一篇随笔《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我突然就释怀了,也终于决定把这个房子租出去,再也不回来了,不是因为租金收入,而是因为不想过一个那么凄惨的不能种花的老年生活。
决定后的几个月时间,我开始搬家,每次回上海就带点东西回去。陆陆续续地终于在上一次回去的时候把最后整个书橱的书都搬走了,只剩了卧室和卫生间,为了在租出去之前我还继续住着。
终于这次回来把房子租了出去,租客我很喜欢,因为她说,喜欢这个房子,感觉像家,她也会像家一样珍惜。
今天早晨起来,在依然属于我的家的最后两个小时,收拾好了东西,把家里的每一处都擦拭了一遍,最干净的样子交给后来的会把它当成家的主人。不是为了对租客的交代,而是对这个房子,这个家,这个陪伴着我度过曾经许多岁月的家,一种珍惜和尊重。
我以为我会哭,会不舍。然而没有,我只是静静地坐着看了会儿,把钥匙从钥匙扣上解了下来,轻轻地放在了桌子上。
相聚有时,离别有时,缘分到了,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