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随记(2月11日)

标签:
随笔一周随记阳台种花 |
晚上看完电影《爱乐之城》,带着孩子们走回家,清冷的夜空中一轮圆月格外明亮,突然意识到今天元宵节,是正月十五呢,月亮当然是圆的了。莫名地想起了那首诗:“去年昨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想起大学毕业后有一年元宵节的晚上在城隍庙约会,那时候人还不是特别多,一路走走逛逛看花灯,一抬头,看到了月亮,又圆又大,挂在半空中,看着身边同行的人就念了这首诗。心里知道没有可能,感觉白白浪费了这么美的月色。
其实元宵月夜,更恰当的应该是那首欧阳修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只是没有那样的心境,即便刚看过让好多人都哭着出来的《爱乐之城》。
电影是带着孩子一起看的,瑞恩说看不懂,不如《极限特工》好看。还是个孩子吧,关于向歌舞片致敬,爵士,或者关于理想、爱情,是有些太过深沉了。
其实电影刚开始我是有些蒙圈的,堵车场景,然后大家一起跑下来唱歌跳舞。分分钟想到年前微信圈里转的一张视频,高速公路大堵车,大妈大姐们索性现场即兴跳起了广场舞。
米娅和SEB的感情发展也有些牵强附会,两个有着理想却郁郁不得志的年轻人,因为一起去找车,在山顶歌舞了一段,于是有了下一次的约会。然后就相爱在一起了。
让我觉得好看是电影里对两个年轻人对于理想的诠释,执着去做一件事,充满热情,如果生命中没有了追求,即使做了流行乐队的明星,即使挣到了钱,却失去了你曾深深热爱着的理想,人生又有什么意义?有时候在一再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也会怀疑自己,或许也会有放弃的念头,电影里的关于两个人事业的结局有些太过完美,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然而,因为理想却终究失去了爱情。这是很多人看哭的原因。
我反而觉得最后的处理挺好,对视的那一眼,画面转向了另一种完美的可能,两个人实现了理想的同时,也终于在一起。而终于最后一个音符弹下,在SEB的目光注视中,米娅离开了。我真心没有任何想哭的冲动,这样、那样,都只是剧本而已。而理想的实现,也只是剧本。
更喜欢的是伴随着音乐对过程的刻画。结局其实并不重要,更重要的是你曾努力追求,你曾对他刻骨铭心。
电影看得有些累,或许是因为看得太过投入。不像《极限特工》那种,纯粹娱乐,看个热闹,HIGH过就过了。
第二天仍然感觉累,没缓过来,其实并不是看《爱乐之城》的关系,这周开始上班了,从周一冲到上海开始,就不停地忙来忙去,一下子节奏就快了起来,手上就突然多出了那么多事。周四晚上开会到后来,都觉得脑子不够用了。看着元旦的机票,呆了很久,不是从常州去厦门的机票已经退了么?不是沐恩去了新西兰,怎么还给沐恩买了元旦的机票?过了很久后才意识到沐恩也是一起去厦门的。看来,还是劳碌命,想调整自己的节奏的,终于还是被事情赶着不停往前走。
工作室室内终于快完成了,灯具空调都已装好,办公桌进来就可以开始办公了。露台的设计也最后定稿,希望可以在3月初硬装完成,那么花花草草们就可以种起来了。
幸好还有满满一阳台的花草,这几天阳光明媚,阳台上春天一般的感觉。把旱金莲分盆定植,把角堇、酢浆草、雏菊等都搬到了户外窗台,有阳光、通风透气,就放心它们在外面了,一定会开得更好。
小孩也终于要开学了,她有些兴奋,说:“终于,我要开始新生活啦!”“终于,我要见到班上所有的同学啦!”她还给自己新学期做了规划:1、每天一叫就咕噜起床,不再赖床;2、睡觉前做15分钟的仰卧起坐和踢腿;3、每次操场跑步多跑一圈;4、吃饭的时候多说话、少吃饭(因为一个寒假长胖了一些。说要减肥)5、还要好好梳头发、扎鞭子。妈妈问:“学习上有什么计划呢?”瑞恩说:“嗯~~~还没想过。”
这孩子,实在太可爱了。学习上虽然不太稳定,一直还都不错。
Anyway,从她的生活规划上来看,还对自己挺有要求,挺能自律的。
姐姐更棒,非常适应新西兰的生活和学习。她说:“非常习惯,就像一直生活在那里一样。”本来以为两周左右会想家,没想到一点都不想,很开心。她开玩笑:“妈妈,你是怎么做到的?让自己存在感这么低?”
朋友听了,有些心酸,心疼我一个人扛着家庭的担子,又要忙工作,又要带孩子。 孩子们这么独立,终究还是因为没有精力照顾更多。我到觉得这样挺好,我们对孩子的教育,难道不就是培养她们自我生活的本领,健康快乐,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能自我管理,会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不懈努力吗?终日承欢膝下,或离开了相互惦记挂念,似乎并不适合我。
放几张照片吧,阳光灿烂的日子,待在阳台上,都不舍得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