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妈采访文--在心中建一座美丽花园
(2016-02-23 22:24:49)
标签:
辣妈玛格丽特全职妈妈 |
翻到去年辣妈刊物一篇采访文,不记得发在哪里了。当时一下午的电话采访,手机打到没电了。本来编辑还准备了一些问题,后来变成了我一个人的滔滔不绝。编辑也有个孩子,关于怎么做妈妈、关于家庭、关于人生,心意相通。第二天,她给我发来文章,她说一气呵成写完,希望我认可。
其实很多采访,她是最懂我的一个。谢谢你,叶子姚。
作者:叶子姚
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人有一座私家花园,那里有鲜花果实还有关于生活的梦想。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人有两个乖巧独立的女儿,她们自信地成长,美得像花儿一样。一个叫玛格丽特的女人是园艺作家、摄影狂和《花也》电子杂志的主编。不懂花草又鲜少摆弄的我,原本实在不知道“玛格丽特”本身就是一种花的名字。它明艳、挺拔、易于生长,绽放的美丽熬得起冷热,赢得了时间,于是一个女人和花奇妙又美好的关系被阳光照进了现实。这个叫玛格丽特的女人正用心又用力地诠释着自己如玛格丽特花一般热情明亮的人生。
别忘了自己不只是“妈妈”
现如今“全职太太”已不是什么稀有物种,很多即将当妈或已经当妈的也有不少正跃跃欲试地要挂上这个title
玛格丽特的本名叫颜碧玉,2003年开始接触园艺后就以“玛格丽特”这个网名活跃于各大园艺论坛。南京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她,做过大学老师,当过公司白领,也自己开公司经商很多年。她曾用十年的时间在家照顾两个女儿,叱咤商场的“学霸型”女人化身温柔贤惠的全职妈妈。学习能力强的人接触什么都容易搞定,对自己要求高的人自然也能分得清主次、扛得起责任。玛格丽特认为在孩子小的时候对她们的陪伴和照顾是自己的事情,凡事亲力亲为不依靠父母帮忙,所以那时候她觉得全职在家是最好的选择,两三年以后再重返职场也谈不上耽误。只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小女儿的到来没能让她回归以往的生活。
计划之外的变动,长时间地与社会脱节,光阴恍惚间就把自己抛得太远,让全职妈妈的角色陷得太深,这一切让玛格丽特觉得不安与失落。没错,她把“妈妈”这个角色做得非常好,但是这个角色绝不是一个女人的全部,她需要“妈妈”之外的角色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填充内心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幸好玛格丽特兴趣爱好广泛,喜欢看书画画,热爱花草,又执迷摄影,于是它们在那段灰色的时光里成为了玛格丽特的慰借和精神世界的出口。让她在迷茫中寻到希望,找到了那条回归自我的路。
毕竟,一个真正有幸福力的女人,她的快乐不是全然来自于一个男人,两个孩子,或者N多打理得当的家务,而是要来自个人视角眼界的开阔,内心世界的丰盈,和随时可以独立生活永远能够重新开始的能力。
十年的妥协和付出后,回归单身行列的玛格丽特带着她的两个女儿开启了让自己真正快乐的理想生活。
以花之名做一场美丽的事业
玛格丽特栽花种草,一开始搭建的自家花园是为了给女儿们一个玩耍的空间,那里有花有草有各种绿植和阳光,能够在身居钢筋水泥的城市之时还能亲近自然,远离喧嚣。这样闹中取静的美好天地,其实不只是孩子们需要的,也是一个女人需要的。情绪低谷失落无助时,这些花花草草变成了忠实的倾听者,身在其中便好像抛掉了大半的烦恼;开心快乐的时候,它们又成为最合拍的搭档,在明媚的清晨,在慵懒的午后,陪伴着你一起享受着每一个当下的美好。它们也仿佛拥有记忆一样,在四季轮回里,听着你的心事,看着你的成长。
玛格丽特喜欢摄影,哦,不只是喜欢,而是疯狂的热爱。她每日在花园里一边拨弄花草,松土施肥,一边马不停息地给这些花园里的宝贝们拍照。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样貌,她想方设法把它们的美一览无遗地记录和展现出来,然后发到网上和众多喜爱花草的朋友们分享。她把所有的热爱发挥到淋漓极致,在这座自己的私家花园里她能从早到晚拍摄一整天都不觉疲惫,直到日落西山月上眉梢她才恍然发觉一天又过去了。
也许爱好和兴趣真的是最好的老师,玛格丽特把自己拍摄的美图发在博客上,得到了广大花友们的一致好评,很多对花草种植感兴趣的朋友留言询问培育花草的相关知识,玛格丽特就索性都写在博客上跟大家分享。玛格丽特成为了园艺圈的名人,各路社交平台的访问量和关注度也随之增加。于是从没想过自己会出书的她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我曾拜访过的那些私家花园》,里面收录了她到访过的25个花友的私家花园,聆听了他们与花园的故事,和这些花园背后承载着的25个梦想。她愿意用文字的形式去记录,通过记录来沉淀自己,用信手拈来的方式重新思考打量自己的生活,又在倾情奉献分享中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那不只是全身心投入爱好中的满足感,更是自我价值得以安放的成就感。
现在玛格丽特坚持每天发照片,写心得,做电子杂志《花也》,最近还在忙着做花展。她从没想过用兴趣打开所谓的功成名就的大门,但是却扎扎实实地把兴趣做成了自己的事业,从菜鸟变身成为了达人。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她确实做到了。生活中那些峰回路转的时刻莫不过如此,唯有自己找到了真正的快乐,所有能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也都会被纷纷吸引来吧。
漂亮的人生是活出自己的态度
玛格丽特不追求“优秀”,也不要求自己的女儿们追从世俗眼中的“优秀”标准,但是她坚定认为做人“三观”最重要,那是安身立命活得有价值的根基。所以世事再浮夸,人心再焦躁,她都对自己严格要求,也要求女儿们不能懒惰。她希望用自己的“独立”告诉女儿怎样做一个真正独立的人,一个不依附于任何人获取生活快乐的人,也许这才是她心目中对女儿们唯一的要求。其实每个人都是人生旅途中的过客,能够彼此陪伴走一程已是莫大的缘分,不能再强求更多。幸福是不能再别人身上开花结果的,只能在自己心里扎根才能顽强地生长。所以需要强壮和拓展自己的内心,才能给“幸福”提供养料充足丰沛的土壤,让幸福像花儿一样,就算有朝一日开到荼蘼,也永远不会在心中堕落腐坏。
女儿们长大了,玛格丽特把她们送在寄宿学校,每个周末接回来陪伴她们,享受母女时光,平日里就自己端起相机到处跑随处拍,根本停不下来。有朋友招呼去哪看花,她立马就跑过去,有人提议去宏村拍照,她就二话不说开车几百公里即日启程。如此这般“说走就走的旅行”式的生活简直羡煞旁人,对她来说也许这样的生活并不叫做丢弃全职太太生活后的紫气解放,而是重新唤醒了过去的自己,因为她原本就是一个喜欢不断走出去看世界的人,并梦想走遍这世界的每个地方。如今,爱着花的她才真是一朵自由行走的花。她对待生活和女儿们的态度让人想到一句话:家庭教育的秘诀,就是闭上你的嘴,抬起你的腿,走你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
花草们的盛开与凋零让玛格丽特更加理解了生命的力量,也释然了所有的离开。对自己经历的往昔从无懊悔,对尚未到来的未来没有惧怕。生命中的所有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仿佛都只能在她心的湖泊荡起微微的涟漪,风一吹过,便都能平息。人也好,事也罢,该走的走,能留的留,全凭心意,或靠机缘。于是生活变得如此纯粹简单,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很认真又很随性地做着真正的自己,不放弃永远无限靠拢自己喜欢的样子。
每个女人都应该有一座自己的私家花园。在那里,你不是别人的妻子,别人的妈妈,别人的女儿,不是谁的下属也不是谁的boss,你就只是你自己。四季轮回,尽情绽放。
女人若如花似梦,那么热情又骄傲的玛格丽特就是春夏秋冬花开不败的那一朵,有过噩梦,做过好梦,梦醒了,摊开手掌,人生还在。
结语:
对喜爱摆弄花草的人一直有一种“刻板印象”,觉得他们是节奏缓慢的行者,因为对待花草要有耐心又有恒心,也许心静成习惯自然看起来就是四两拨千斤般的自由散淡。然而玛格丽特着实给了我一个惊喜,她说话语速快,思维跳跃快,笑声爽朗不做作,表意明确不敷衍。对待采访也如同对待生活一样毫无暧昧不明的态度,太了解自己太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的人360度看也都会棱角分明,那不是岁月这双手可以随意打磨掉的。她让我想到作家木心的一句话:最好的人生状态就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