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我的体育生涯
(2016-02-10 18:13:10)
标签:
随笔体育长跑马拉松 |
小学的时候,读书早,个子也瘦小,自然被列为体育不行的那类,经常需要老师偏心一下,勉强体育才合格。虽然玩游戏算是一流,踢毽子、跳绳、跳橡皮筋什么的,都是跟一帮比我大很多的孩子在一起玩。只是因为发育晚,人也太过瘦小,和同龄的小孩一比,我都要小人家一个头,臂力也很差,跑步还勉强,到了铅球、标枪之类的项目,几乎没有成绩。所以我一直被归为体育很差的那类学生。
进了初中,老师看我太瘦小,运动会自然也没我的份,完全不顾我也有为班级争光的心愿啊。第一次光荣地参加运动会是在初一的下半学期,因为班级里一个运动员的推荐,她说我在玩捉人游戏的时候,跑得很快。于是终于有机会参加了人生第一次运动会,项目是100米短跑。话说当时胸口贴着号码,终于以一名运动员的身份踏上跑道,心情实在太过激动,听到枪响的刹那,我就飞奔出去了,使着吃奶的劲儿往前冲。然而,心情太迫切,人往前冲了,腿还没来得及跟上,一出发就华丽丽地摔倒了,完全控制不住。那时候学校还很简陋,跑道是煤灰碎石铺的那种。伤口很惨烈,煤灰生生地都嵌入了膝盖的皮肉里,血淋淋的。狼狈中有点想哭,像是错过了人生一次大好的机会。
第二年的运动会,自然是不抱希望会有机会参加了,因为上次的惨痛教训,我早以被同学和老师们归为“东亚病夫”。然而临到最后一刻,因为800米中长跑没人报名,为了凑数,就勉强把我的名字填上了。
其实进了初二后,我开始串个儿了,猛一下子就拔了十几公分,蹭蹭地就和原来比我高出半个头的同学们一样了。长得太快,衣服来不及跟上买,记得初二那年的整个秋天,我的裤子就吊在膝盖下,跟现在7分裤似的,也不觉得冷。人依旧瘦骨嶙峋,手长腿长地晃荡。记得当时正好学一篇课文,讲老上海工厂里资产阶级的压迫,里面有个人物叫“芦柴棒”,大家一看,不就颜这个样子嘛,所以我又添了一个外号,叫“芦柴棒”。
芦柴棒跑步却显现了优势,因为腿长。况且,再次走上跑道,内心是多么珍惜人生的第二次机会啊。 于是,加倍地卖力,眼看着到最后大家都跑不动了,我还挺有劲儿,冲到了终点线。一不留神竟然跑了个冠军,自己也极为纳闷。那个帮我报名的同学,更是骄傲得跟发现千里马的伯乐似的。从此我开始了“辉煌”的体育生涯,成了一名体育健将,像换了个人儿似的,每次不管长跑、接力、跳远,我都轻松拿冠军,到高中年代仍是如此。
上了大学,第一次参加南大新生运动会,很低调地报了一个800米,也是因为没人跑,还有一个4X400米的接力。其实早已经没有拿冠军的激动了,而且新生中很多是体育特长生,也没想和她们去比。800米记得当时是跑了第二名,第一名是长跑专业运动员。到了400米接力的时候,我代表商院跑最后一棒,等我拿到棒子,已经是第四名,要么是因为大家的呐喊声太大,或者是因为班主任在一旁跟着一起边跑边为我加油,又或许是因为超过别人的感觉还是蛮棒的,那一刻我突然发力,如有神助地飞奔,超过一个又一个前面的选手,最后冲刺地时候,一跃超过了前面的第一名,成功地为商院拿下了400米接力的冠军。惊天大逆转的场面很是壮观,气壮山河的感觉,还有大家如雷的欢呼声。到现在,那一幕都如在眼前。刚进大一的时候,大家的集体荣誉感还是很强的。
然后就被校运动队看上了,我一听每个月有20多元的补贴,还有发鞋子衣服什么的,条件不错,毫不犹豫就参加校运动队了。主要训练的项目是跨栏。那个,后来还是因为太懒了,运动队呆了一年多时间,渐渐地训练基本不去,也就自动退出了。当然,后面商院的运动会还是会代表班级参加,长跑几乎每次都是冠军。有一次还代表商院参加了全校运动会,4X100米的接力,拿了冠军。前些年,和Sofia认识,她说,我知道你呀,我们一起跑过接力赛的,一起拿了冠军哦,就是那一次。缘分其实早在注定中了。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因为高中的惯性,我还是很努力地学习和生活,每天早晨6点不到就起床跑步。后来就越来越懒,其它的活动占据了生活的很大部分,到了大学最后两年,几乎很少去锻炼了。
再一次开始跑步,是在工作了好几年之后,公司在徐家汇,美罗城上有个舒适堡健身中心,刚推出,办卡很划算的样子,忍不住就办了一张两年卡,第一次跑步机上就很轻松跑了5000米,刚坚持了一个多月,发现怀孕了,自此放弃,卡也浪费了。经常为了贪便宜办卡,最终损失的还是自己,这个毛病到现在都没改掉。
又过了很多年,尤其是生了妹妹后,身材一直没有恢复。忍不住又在附近的健身馆办了卡,经常去跑步、游泳和瑜伽,坚持了一阵,也没见瘦下来,甚至动心过私人教练,问了价格,实在太高。其实不是锻炼不能减肥,更重要的是自己没有坚持下去的意志。
去年的元旦,大学的同学们大呼小叫地组团去参加厦门的马拉松,忍不住大家的怂恿,也鼓起勇气参加了,提前了一个月开始训练,每次5、6公里,并不觉得很辛苦。毕竟长跑的底子还在。最后半马顺利完成,成绩是2个小时零5分钟。也算是为自己过去的体育生涯做了个终结。年龄越来越大,高强度的训练早就不适合了,后面的日子,保持适当的锻炼吧,反正到处跑来跑去看花摄影,一直在运动中,也让老的速度慢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