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马拉松说起

(2015-01-03 21:37:54)
标签:

育儿

教育

马拉松

分类: 随笔

刚结束了厦门的马拉松比赛,半马的成绩是2个小时零5分,有点出乎意料。已经很多年没跑过了,这次一些大学同学相约厦门跑马拉松,报名都搞定了,没有任何托辞,只好开始训练,一个多月前开始跑步的,每次4、5公里,也做不到每天。下雨不跑了,太冷又不跑了,一加班,晚上累得更不想跑了。临到比赛前三周,搬东西又砸了脚,肿了很多天,伤口也一直不好,直到元旦那天,伤口还有脓,贴着创口贴才正常走路。有点临阵自残的意思。只是到了厦门,领到了号码牌,跑步专用包,同学还准备了充足的比赛用品,腰包、汗巾、吸汗的头箍。。。安慰着:“走完全程都没事啊,我们陪着。”再说做啦啦队,都不好意思开口,只好硬着头皮上。比赛中,一路紧跟着之前有过跑马经验的练同学,中间还去了趟厕所,排队又等了会儿,回来就掉队了。实在怕没有方向,紧赶慢赶地追上了练同学,一路除了拍了一次照片,几乎没有停下脚步。到了十二公里左右的地方,又是上坡,两脚已经开始酸胀。不想再次掉队,继续坚持着。接着就到了终点,意外之中也意犹未尽,以为还有4、5公里路呢。突然就结束了!这个成绩,很是有成就感。

 

这些年,除了广场舞流行,还流行起了跑步,好多城市都有马拉松比赛。这次厦门国际马拉松,更是有5万人参加。8点开始比赛的厦马,6点多就赶到了起跑点,寄存衣物,做些热身,就是排队中。实际上等开始到起跑点,已经过了整半个小时了,开头的几公里,还是人挤人,根本跑不开。旁边的啦啦队倒是热情热烈,各种呐喊助威。也算是一次有趣的经历。

 

等候中,便聊天,说起了“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跑完后更是感触。是的,人生其实是一场马拉松,不是100米短跑,不在乎起点是怎样的,更重要的中间的坚持,和最后的结果。便想起了对孩子的教育,这些年特流行的一句话,叫”不输在起跑线上“。把残酷的竞争早早地加到了孩子的童年。为了这句”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从胎教开始,到各种早教,再到幼儿园就开始的钢琴、英语、珠心算;到了小学,除了繁忙的课程作业,周末都不得休息,带孩子上各种辅导班、学习班。硬生生地剥夺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也制约了儿童纯洁多元的天性。悲哉!

 

现在的家庭,多数只有一个孩子,对孩子的未来都寄托了极大的期望;加上经济条件等各方面都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更是想着怎样尽最大的努力,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以为这样才是尽到了做家长的责任。我有个朋友聊起她的一个同事,家里经济条件一般,生活上各方面都省吃俭用,唯有给孩子花钱从来不手软。从小时候的进口奶粉,好的玩具衣服,到长大后课内课外的辅导课程,似乎全家人所有的心思都在孩子一个人身上。小孩也从小很懂事,很努力。学习上一直表现比较优秀。小学毕业,和名校录取只差几分,大哭一场。家长各方面托关系,花了很多钱,终于把孩子送上了好的初中。结果,名校的初中,都是各学校的尖子,天资一般的孩子尽管尽了最大的努力,成绩还是一般。一次考试失败后,想着家长对她那么多的投入和期待,留了一封信自杀了。

 

实在心痛,不仅是为了这个失去了一切的家庭,更是为了那个可怜可悲的女孩。

 

这样的事情媒体上也有好多报道。多数都关注孩子挫折感教育的缺乏。却不知,从小到大,孩子承担了多大的压力?

 

另一方面,每个小孩都是不同的,智商不同,情商不同,气质喜好都会不同。但是现在的社会教育都一样的,英语、奥数、音乐,不管孩子天性如何,同一模式地培养着孩子,忽略了孩子的个性差异。似乎只有读书考大学才是唯一出路。学校里依然是分数决定一切,似乎考试不好便是坏学生。家长们,有没有注意到孩子从小对色彩特别的领悟?或者喜欢自然、科技的东西?在我看来,甚至游戏打得好都是一种特长,说明他的反应能力,逻辑能力等,也许将来是一个电脑天才呢?关键在于怎样发现孩子的特长和有点,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学习、做功课。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重要的是过程中的坚持。对于小孩的教育亦是如此,不是硬要把他拉到某个起跑线上,而是需要教会他怎样去面对人生,怎样去坚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