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选拼图不当的惨痛教训

(2013-10-17 11:05:01)
标签:

第36个月

育儿

分类: 成长小故事

http://s15/mw690/67e13bf3gx6DunMrDK60e&690

    玩拼图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游戏,好处有很多,比如提高听说和手眼协调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能力、培养平面组合概念、懂得顺序/逻辑的意义、培养耐心、专注力等等。

 

    大约在扬扬20个月的时候,我开始给他买拼图。最开始买的是乌龟、狮子等动物图案,一张拼图9片的。但那时扬扬对拼图毫无概念,不会看底图,跟他讲他似乎也懵懵懂懂,拿着拼图就爱乱拼着玩,没过多久,拼图就丢的七零八落的,几张拼图就这样阵亡了。

 

    我不死心,等扬扬2岁的时候,我又给他买了1套9张拼图,是他最喜欢的车,1张拼图依然是9片的。我慢慢的跟他讲、示范给他看,这回他终于明白拼图是怎么一回事了。但只限于我和他一起玩,拿着一片片问他这片该放哪里那片该放哪里,他能很快找对地方,后来甚至于他拿着一个小块就能说出是哪张拼图里面的。但是如果让他自己玩,他依然喜欢拿着拼图乱拼,比如把所有的拼图拿出来弄到一块,然后拼他所谓的“长长的火车”。他对拼图的兴趣不大,不玩也不惦记着。后来我嫌他老是将一堆拼图拆的、扔的哪哪都是,就索性把尚完好的拼图收了起来,就是图片里幸存的这五张,还有四张当时就没有“完尸”了。

http://s7/mw690/67e13bf3gx6Dt6YesGq06&690

   

    后来,也偶有翻出这套拼图让他玩一玩的时候,但感觉和他两岁那会差不多,他只喜欢瞎玩玩,才不管你要拼什么图案呢。

 

    2岁半以后,到河南这边来,我也把这套拼图带上了。某一天,扬扬从幼儿园回来,翻到了这套拼图,如获至宝,马上要求我和他一起玩。这次,和他一起玩的意思就是让我把拼图弄乱,然后他来拼,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要我拿着一块块拼图问他这块拼哪那块拼哪。他很快就拼好一个图了,我表扬他一下,这下热情高涨,马上要求拼另外一个直到每个拼图都拼了一遍。从此拼图真正走进了扬扬的生活。这五张拼图玩了一个多月吧,直到他把每块拼图的位置都记得滚瓜烂熟,拿起一片不用看底图就知道往哪个位置放,快的时候我看他一分多钟就能拼好,直到我看着这五张拼图我都心烦发腻,我才想起该给他买新的拼图了。

    这次买拼图我可以说是很谨慎也很成功的,当时我很清楚的知道,玩拼图要循序渐进,在片数上不能一下跨越太大,否则孩子难度太大,孩子一下适应不过来或拼不出来,会挫伤孩子的自信心,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我看中的是一套汽车总动员的拼图,每张20片。因为扬扬之前玩的都是9片的,我担心一下子跳到20片会太快了,就想先从12片、16片这样慢慢往上加,但是12片的没选到合适的图案就没有买,只买了2张16片托马斯的拼图。
http://s11/mw690/67e13bf3gx6Dt6YNTfkca&690
   

    买回来后我先将托马斯这两张拿出来给他玩,看他能不能完成。结果这两张完成得很好,不需要我指导和帮忙也很快的拼出来了。16片没问题,看来20片问题也不会太大,于是我把汽车总动员的拼图也拿给他。扬扬那个两眼放光呀!

 

    汽车总动员这套拼图对那个时候的扬扬来说还是稍有点难度,毕竟片数从9片加到20片了,而且这套拼图有很多拼块颜色很接近的,不像以前那些拼图那么容易分辨,所有扬扬第一次玩的时候还是稍稍要我做一些指点的。扬扬玩拼图有个特点,就是喜欢随手乱抓,抓到哪片就是哪片,然后对着底图往上拼。这种拼法9片的时候关系不大,但20片的时候就有点费劲了。但我觉得不需要告诉他该怎样拼,各人有各人的思考方法,该悟的他以后慢慢会悟的。虽然费点劲,但胜在这套拼图深得他的心,他一下就玩了五张。玩好了他自己总结说:“还是大拼图(指9片的,9片的单个拼块比20片的大)比小的好拼。”
http://s13/mw690/67e13bf3gx6Dt6ZvEvy1c&690

 

    此后的一个多月,这套拼图就成了扬扬的掌中宝心头肉,几乎每天都要玩,而且8张玩一个遍还不够还要挑其中喜欢的再玩一遍。很快的,这20片的拼图对扬扬说就没什么难度了。我都有点佩服他乱抓一片就能迅速往上拼的功夫,我觉得他的观察能力真好,也很庆幸自己没有按照自己的思维去教他如何拼图。每拼完一个拼图,扬扬的表情都说明他很有成就感很开心对自己很满意的。有时候他说:“我要很快的拼出来。”然后噼里啪啦的真很快的就拼出来了,他自己都要给自己鼓掌。拼图带给他很大的快乐。有时我会用很时髦的词来表扬他:“扬扬,你真是拼图小达人呀。”

http://s14/mw690/67e13bf3gx6Dt703m219d&690

 

    国庆假期的时候给他买了这套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的拼图,虽然中国地图的拼块有20多块,但对他来说似乎没有什么难度,他也很喜欢玩。
http://s14/mw690/67e13bf3gx6Dt72DHOJbd&690

 

    其实,上面说了这么多都是铺垫,重点的内容马上来了。

    也许从我表扬扬扬是“拼图小达人”那一刻起,在我的内心深处,我就以为扬扬真的就是拼图小达人了。于是,我就想趁着他的兴趣继续更高的难度让他的拼图能力再上一个台阶。现在想想多么的可笑!反正那时候我的脑子是有点发热变得不理智了,于是我又给他买了一堆拼图,有30片的、48片的、56片的、60片的,好还没发疯去买100片的。当时也有想过也许会太难了,还不适合他的年龄阶段,但心里简单的想着要是他不会拼的话就以后再拼。

   
http://s13/mw690/67e13bf3gx6Dt73euGU7c&690

   

     我先给他这两张30片的拼图玩,因为这两张拼图的拼块和以前玩的不太一样,在我的稍加帮助下,扬扬也顺利的完成了。于是,我又拿出一张48片的汽车总动员的拼图给他玩。48片,再用扬扬那种瞎抓一片就往上拼的方法已经很难拼了,有时他拿着一片中间的拼图看好一会都不知道要往哪里放。于是我不着痕迹的暗示了一下,比如拿起一块边上的拼块问他该放哪呀?扬扬的悟性也很高,他很快就领悟到先把边上的或某一整块先拼出来才更好拼,也知道拿到不会拼的拼图就先放一边,先拼容易拼的。但是这样就要挑拼图了,从40多块拼块里要找出他想要的那一块对他来说并不是很容易,有时候他想要某一块拼图但找不到就会很着急,嘴里不停的说:“我找不到,我找不到,妈妈帮我找。”再我的协助下,扬扬把48片的拼图拼好了。应该说,单从技术层面来讲,扬扬是有能力完成这个拼图的。当时的我也没多想,所以当扬扬说还要继续玩,要玩愤怒的小鸟那张时,我很高兴的同意了。愤怒的小鸟那张是56片的,玩到一半的时候,扬扬突然不玩了,跑一边去玩他的火车了。

 

    不尊重科学、好高骛远的惨痛教训马上就来了!


http://s6/mw690/67e13bf3gx6Dt740EYd55&690

 

     接下来几天,扬扬依然会提出来玩拼图,但是表现得很不认真,拼两块就跑去弄弄别的东西,等一会又过了拼两块。这是以前他玩拼图从没有过的现象。刚开始我只往专注力这边想(因为这段时间幼儿园老师老向我反映扬扬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我就跟他说要么咱们就好好拼,要么咱们就收起来玩别的,扬扬一听急了,马上跑过来说我要玩我要玩,好像生怕我收起来了。但是他坐在那里拿拿这块玩玩那块,磨磨蹭蹭的,一副想拼不拼的样子,甚至要我提醒和督促。磨蹭半天,很多时候一张拼图都拼不完就说不拼了要玩别的。真的,他不是不会拼。玩块数少的拼图的时候他可以玩完一张又一张,能玩很长时间,而现在却没有了足够的耐心去拼完一张大拼图,甚至他现在拿着20片的汽车总动员拼图也是磨磨蹭蹭的半天也拼不完的样子。以前他玩拼图很快乐,现在我却明显能感觉到对他是一种负担了。

 

    再接下来几天,扬扬再也不提要玩拼图了,就算我把他曾经那么喜欢的汽车总动员拼图放在很显眼的位置他也不去碰。这我才去细想这前前后后的事情,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愚蠢的错误。由于我自己考虑不周以及一些急进的心理,给扬扬挑了一些超出他的心智所能承受范围的拼图,导致他对此产生抗拒心理。

 

    我心里那个悔呀!

http://s4/mw690/67e13bf3gx6Dt76EyD903&690

    虽然我相信扬扬不至于脆弱到从此不玩拼图的程度,我相信给他一点时间,他会重新爱上拼图。只是想说育儿无小事,越是孩子状态好的时候越要小心,当妈的真的要有足够的智慧和理智。

 

 

    在育儿的路上,时刻谨记这些话:

    一则寓言:一位农夫得到一块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锄头。很快,这块玉变成了更小的玉,而它们的形状始终像石头,并且越来越失去价值。

 

    每个父母也得到一块玉——可爱的孩子——多年后的结果却是,一些人得到了令人满意的作品,一些人眼瞅着玉石的变化越来越失望。二者的区别,就是后者使用的,常常是锄头。

 

    正确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错误的教育方法就是一柄锄头——当我们手上有一块玉石时,我们必须做得正确。

 

    希望很多年以后,我和扬扬都可以说这样的话:妈妈是一把精美的刻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