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不听你讲话?

标签:
教育孩子教育心理学烟台心理咨询烟台心理辅导 |
分类: 育儿 |
如果你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感到特别痛苦,那你的方法一定是错的。小孩依赖手机、玩游戏上瘾、总跟你对着干、学习不认真……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能让你不痛苦的处理好这些问题呢?你此刻一定在默默的摇着头,心里暗暗的说:不可能啊!在你摇头的时候你已经把教育变成了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了,思维定势将会成为你精进教育行为的需要跨越的第一座大山。
讲个小故事,看看故事里有没有你的影子?
小孩愤怒的说:“如果你没瞎,就别从别人嘴里认识我!”他满脸倔强,鼻子上的青春痘更红了!
妈妈从老师嘴里得知孩子上学的表现很差,上课跟同学说话,下课打架,一天到晚不知道在干什么。听了气不打一出来,下了班就闷气等在客厅里了,儿子刚回家,妈妈就一声呵斥让他把书包放下。就这样站在客厅里被妈妈硬生生的责问了半个小时,最后甩下了这样一句话,
妈妈愣了一下,心想:你还有理了!
教育中的矛盾大部分是立场问题,你认为你是对的他是错的,是因为你在你的立场里面,如果换做是他的角度,他也是对的。你有没有犯过先入为主的错误呢?还没搞清楚事情的全貌就忍不住吐槽或者追究责任,这不是教育,这是发脾气。你只是在告知小孩,我生气了哦。
这个妈妈后来得知,原来儿子在班级里被几个淘气的孩子针对排挤,上课那些小孩轮流给他扔纸条,下课就找茬惹他,所以从老师的角度只看到了他交头接耳问是谁扔的纸条,也只听了别人嘴中的片面之词就相信打架是他的问题。
教育者是被尊重的角色,如果你没有获得尊重,那么你又要以什么样的身份和姿态成为小孩成长路上的智者去引导他呢?没有那么容易吧?你要用心而不是控制不住的发脾气,也不能只在乎方法和对错。
这位妈妈如果没有先入为主的生气,而是在小孩回家后,宽和的给他一杯牛奶,让他休息片刻再写作业。在喝牛奶的时候,妈妈说:今天老师说了你在学校的事给我听,我听了很不理解,因为妈妈印象里你不是个会轻易打架的人。所以你能跟我说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这个小孩估计就会缓缓用低落委屈的情绪把故事讲给你听了,这个时候,你才会感知到真实的儿子是怎样的内心。所以,教育之所以让你头疼,是来自于你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
有哪些思维定势在干扰你的教育行为呢?那你现在可以试试看回答以下这个问题:孩子为什么不听你的?
答案选择:
No.1因为我是家长,孩子天生对家长和老师有逆反心理。
No.2因为孩子喜欢享乐,不愿意做困难的改变,所以不听我的话。
No.3因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理解不到家长说的道理其实是有利于他们的。
No.X因为我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不爽,所以形成对立面,把教育变成了对抗。
实事求是的说,你的思维是不是稳稳的固定在前三个选项里呢?第X选项你有想过吗?有没有可能是你的教育方式让教育变成了对抗?先不急,我们仔细把前三个固定思维掰开讨论片刻,你大概就会更加了解教育为什么让你感到头疼?为什么孩子不愿意听你的。
No.1因为我是家长,孩子天生对家长和老师有逆反心理。
这个选项代表着你先把自己跟孩子拉成了两个战线,就像两方谈判,你认为你目标是说服小孩变成你期待的样子。那么在你心里,小孩已经是个不能合作的对象了,你的心态将你和孩子搁置在了对立面。所以,无论下面你说什么,一张嘴就带着甲方的口吻和态度,孩子还没听懂你要说什么就做好了防守准备动作了,是不是呢?
No.2因为孩子喜欢享乐,不愿意做困难的改变,所以不听我的话。
这个选项里,你成为了审判者。在你固定思维里小孩是个错误的人,因为你天然的认为小孩子们都贪图享乐!你看着这个想要一直享受的小孩,内心有了批判的色彩。这个想法会让你内心铺上一层责备和挑剔的底色,等你想要跟小孩表达的时候,孩子已经从你的语气和态度上感受到了被否定的气息,教育的对立面又拉开了。
No.3因为孩子还小,不懂事,理解不到家长说的道理其实是有利于他们的。
孩子无知,你心里认为孩子没有足够的能力理解你说的内容,所以在你说的时候就已经宣告失败了,你心里把小孩定义为无知的年龄,那么你自然不会相信他们能够做到你说的内容了。
抱有以上三种思维定势的家长,都把自己设置在了失败的对立面,并且自认为败的各有理由。这就是思维定势导致的教育问题,我们总是认为问题处在TA身上,从来不质疑自己的能力,也就不可能去提升和学习。有没有道理呢?
No.X因为我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不爽,所以形成对立面,把教育变成了对抗。
如果一个人认为某件事情没有做到让自己满意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能力不够,他会不会停下来呢?不会的,他不甘愿停下来,能力不够就去提升能力,这个人就会研究自己哪里做的有问题,并且他会向外学习,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个思维定势里并没有别人,只有这个人自己。你要达成内心想要实现的成果,就把焦点集中在我还能做些什么上面,而不是关注外面的世界提供了哪些阻力。
文:周瑾 微信公众号:xinlixuepind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