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荷兰木鞋进手术室

(2014-09-08 06:33:06)
标签:

荷兰

健康

旅游

医疗

文化

杂谈

分类: 医路如荷

尽管在国内已参与过不少手术,但当我踩着典型的荷兰木鞋走进手术室,内心还是充满了好奇与期待。荷兰人真穿这玩意儿做手术,对我而言脚踏硬底木鞋站一天真是伤不起。不过与之相比,手术中的一些见闻更有意思。


  刚一进手术室,无数的一次性器具首先就给我一个下马威,把我震慑了。


  如果说一次性帽子口罩还算常见的话,之后的场面就让我有些把持不住了:刷手开始用一次性手刷,消毒是一次性套装,铺巾是一次性防水消毒巾……基本上除了剪刀、弯嵌、镊子等常用金属手术器械是重复利用之外,其他都是一次性的。一个手术下来产生了无数的一次性医疗垃圾。


http://www.lotour.com/imagessnapshot/2006-6-24/41204_1.jpg

(图片来自网络)


  从这个角度而言,欧洲人说自己环保什么的实在让人难以信服。尽管国内医院也在越来越多地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具,但相对而言我们才真正的低碳环保!遥想在国内医院实习的时候,每天都打开无数的换药包,换完之后把弯盘、镊子、剪刀、铺巾回收。器械在充分消毒灭菌之后重复使用,照样救死扶伤。


  这里的大夫做手术相对是比较淡定的。手术台上的大夫有几次停下来讨论──荷兰语,充斥大舌音小舌音,完全听不懂──达成一致之后,再继续手术。教授对于解剖要求甚是苛刻,在断血管前再三确认其他重要血管、神经完整之后再下刀,以防误伤。


  当然,并不是说手术慢就一定是好事,手术时间过长对于患者没有好处,反而可能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但小心谨慎总是没错的。


  其实国内大多数外科医生的手术过程也是十分谨慎的,对于解剖层次的辨别、重要脏器的保护也毫不逊色。只是在国内的大医院里,每天的手数量非常大,医生负荷很重,因此有时候也就不得不加把劲了。 


  这里的医生工作负荷会让大多数国内外科大夫羡慕嫉妒恨:鹿特丹中等规模的一家医院的外科大夫说,他们整个医院外科每天也就六七台手术──和国内一些医院比起来简直是九牛一毛。


  与外科大夫的独当一面形成鲜明对比,手术台上,荷兰的住院医基本上什么事儿都帮不上。个人感觉他们比国内住院医生锻炼的机会更少──他们甚至没得打结、剪线,因为这些事情器械护士会代劳,而且护士还会钉皮……嗯,真是万能! 


PS:这篇文章是刚到荷兰的时候写的,现在重读别有滋味。三年之后我总算适应了穿木鞋……

 


旧文重发,原文发表于2011年,东方早报: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1/10/8/675161.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