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2022-11-05 10:47:51)
标签:

杂谈

分类: 顺子百草园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花椒属植物全世界共有250种,中国有3914变种,京冀晋有4种,《中药大辞典》收载14种入药,本园收录4种,即:花椒、青花椒、竹叶椒和两面针。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花椒,自家种的。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花椒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花椒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花椒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花椒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青花椒,同事家种的。呈小乔木状。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青花椒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青花椒,刺呈“鼓钉状”,典型的“崖椒”特点。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青花椒,按理说果应为青绿色,故名,但《河北植物志》言其蓇突果为“紫红色”。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竹叶椒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竹叶椒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两面针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两面针


顺子分类本草园(39)-花椒属
两面针

药用分类

1)温中散寒;

2)杀虫除痒;

3)止痛活血;

4)利水消肿;

5)祛风通络。


漫话别说

1)花椒属植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一般只见“花椒”一种。花椒属又可分为花椒亚属和崖椒亚属,其中崖椒亚属占大部分,北方偶见的“青花椒”是崖椒亚属的。有人主张将“崖椒亚属”提级为“属”,这是专家的事,我们只能当吃瓜群众了。

2)整理资料时,曾将“青花椒”认成“椿叶花椒”,但产地不符,北方没有椿叶花椒。从植株为小乔木,鼓钉状刺看,显然是“崖椒亚属”植物,北方的崖椒类,只有“青花椒”了。可是青花椒的果应是“青绿色”,小叶应是11~21,又有点不符了。后查《中国植物志》,说青花椒“叶有小叶7~19片”,《河北植物志》说“果为蓇葖果,紫红色",认定为“青花椒”,也就释然了。


附录集汇:《中药大辞典》上的有关资料,药名后的数字,为《中药大辞典》中的药序号。

花椒(花椒青椒的果皮)2189:首见于《日用本草》;辛,温,有小毒;入脾、胃、肾经;能温中止痛,除湿止泻,杀虫止痒;治脾胃虚寒型脘腹冷痛、蛔虫腹痛、呕吐泄泻、肺寒咳喘、龋齿牙痛、阴痒带下、湿疹皮肤瘙痒。

花椒叶2198:首见于《本草纲目》;辛,热;入脾、胃、大肠经;能温中散寒,杀虫解毒;治奔豚、寒积、霍乱转筋、脱肛、脚气、风眩烂眼、漆疮、疥疮、毒蛇咬伤。

花椒茎2199:首见于《湖南药物志》;辛,热,无毒;治风疹。

花椒根2200:首见于《本草纲目》;辛,温,有小毒;能散寒,除湿,止痛,杀虫;治虚寒血淋、风湿痹痛、胃痛、牙痛、痔疮、湿疮、脚气、蛔虫病。

椒目(以种子入药)4926:首见于《本草经集注》;苦、辛,温,有小毒;入脾、肺、膀胱经;能利水消肿,祛痰平喘;治水肿胀满、哮喘。

野花椒(以果实入药)4454:首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性温,味辛,有毒。”能温中止痛,杀虫止痒;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蛔虫腹痛、寒饮咳嗽、湿疹、皮肤瘙痒、阴痒、龋齿疼痛。

野花椒叶4500:首见于《泉州本草》;“苦、辛,热,有毒。”能祛风除湿,活血调经;治风寒湿痹、闭经、跌打损伤、阴疸、皮肤瘙痒。

野花椒皮(以根皮或茎皮入药)4501:首见于《天目山药用植物志》;“苦、辛,热,有毒。”能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解毒;治风寒湿痹、筋骨麻木、脘腹冷痛、吐泻、牙痛、皮肤疮疡、毒蛇咬伤。

竹叶椒(以果实入药)1857:首见于《本草图经》;辛、微苦,温,有小毒;能温中燥湿,散寒止痛,驱虫止痒;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蛔厥腹痛、龋齿牙痛、湿疹、疥癣痒疮。

竹叶椒叶1864:首见于《湖南药物志》;辛、微苦,温,有小毒;能理气止痛,活血消肿,解毒止痒;治脘腹胀痛、跌打损伤、痈疮肿毒、毒蛇咬伤、皮肤瘙痒。

竹叶椒子(以成熟种子入药)1863:首见于《浙江药用植物志》;《食物中药与便方》:“苦、辛,温,无毒。”“主治风寒湿痹,肺气上逆,四肢历节疼痛。”

竹叶椒根(以根皮或根入药)1865:首见于《贵州民间药物》;辛、微苦,温,有小毒;能祛风散寒,温中理气,活血止痛;治感冒头痛、风湿痹痛、胃脘冷痛、泄泻、痢疾、牙痛、跌打损伤、痛经、刀伤出血、顽癣、毒蛇咬伤。

浙桐皮(樗叶花椒朵椒的树皮入药)4059:首见于《浙江药用植物志》;辛、微苦,平,有小毒;入肝、脾经;能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利小便;治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跌打损伤、腹痛腹泻、小便不利、齿痛、湿疹、疥癣。

樗叶花椒叶5632:首见于《广西本草选编》;苦、辛,平;“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外伤出血。”

樗叶花椒果5633:首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辛、苦,温;能温中燥湿,健脾杀虫;治脘腹冷痛、食少、泄泻、久痢、虫积。

樗叶花椒根5634:首见于《广西本草选编》;苦、辛,平;有小毒;能祛风除湿,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风湿关节痛、腹痛腹泻、小便不利、精神分裂症、象皮腿。

蜈蚣刺(多叶花椒的根或叶)5324:首见于《云南中草药》;辛、苦,温,有小毒;能除湿散寒,止血镇痛;治风寒湿痹、牙痛、骨折、外伤出血、疮毒、梅毒。

蜈蚣藤(多叶花椒的茎)5327:首见于《昆明常用民间草药》;辛、苦,温,有小毒;“祛风止痛。主治风湿关节疼痛;外用治牙痛、癣。”

驱风通(大叶臭花椒的茎和枝叶)2522:首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味辛,微苦,性温;能祛除风湿,消肿解毒;治风寒感冒、风湿痹痛、跌打骨折、外伤出血、烧伤、毒蛇咬伤。

见血飞(刺异叶花椒的根及根皮)0814:首见于《贵州草药》;辛、微苦,温;能祛风散寒,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治风寒湿痹、风寒咳嗽、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

见血飞叶0816:首见于《陕西中草药》;“味涩,辛,性平。”“舒筋活血,止血,消肿,镇痛,接骨。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瘀血肿痛。”

见血飞果0817:首见于《贵阳民间药草》;辛、微苦,温;能行气消积,活血止痛;治食积腹胀、跌打损伤、骨折。

见血飞树皮0818:首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辛,温;“主治胃气疼,腹痛。”

大叶花椒(蚬壳花椒的果实)0235:首见于《湖南药物志》;辛,温,有小毒;能散寒止痛,调经;治疝气痛、月经过多。

大叶花椒茎叶0291:首见于《湖南药物志》;苦、辛,温;能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治风寒湿痹、胃痛、腹痛、腰痛、跌打损伤。

大叶花椒根0276:首见于《湖南药物志》;苦、辛,温;能散寒,理气,活血;治风寒湿痹、胃脘冷痛、寒疝腹痛、跌打损伤。

搜山虎(岭南花椒的根)4969:首见于《中草药通讯》;《广西本草选编》:“味辛,性温,有小毒。”“祛风解表,散瘀消肿,行气止痛。主治感冒风寒,胃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龋齿痛,毒蛇咬伤。”

西藏花椒(以果皮入药)1740:首见于《西藏常用中草药》;“辛,温,有小毒。”“温中散寒,燥湿杀虫。治胃脘冷痛、呕吐、寒湿泻痢、蛔虫病。”

西藏花椒种子1744:首见于《西藏常用中草药》;“行水。主治水肿、胀满。”

入地金牛(两面针的根或枝叶)0068;首见于《本草求原》;辛、苦,微温,有小毒;能祛风通络,胜湿止痛,解毒消肿;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跌打骨折、咽喉肿痛、牙痛、胃痛、蛔厥腹痛、疮痈瘰疬、烫伤。

鹰不泊根(的根5918:首见于《本草求原》;辛、苦,微温;能祛风除湿,活血止痛,利水消肿;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腰肌劳损、脘腹疼痛、黄疸水肿、白带、感冒、咳嗽。

鹰不泊叶(勒的叶)5916:首见于《本草求原》;辛、苦,微温,有小毒;能活血止痛,解毒消肿;治跌打肿痛、腰肌劳损、黄疸、乳痈、肠痈、痔疮、疖肿。

鹰不泊果(勒的果)5917:首见于《福建药物志》;辛、苦,微温;能行气活血,散寒止痛;治胃痛、腹痛、小儿腹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