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2022-10-17 20:59:11)
标签:

杂谈

分类: 顺子百草园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黄芪属植物全世界共有2000多种,中国有278种2亚种35变种2变型,京冀晋有16种2变种,《中药大辞典》收载7种入药,本园收录11种,即:黄芪,蒙古黄芪,淡紫花黄芪,背扁黄芪,华黄芪,斜茎黄芪,达乌里黄芪,糙叶黄芪,草珠黄芪,草木樨状黄芪,紫云英。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黄芪,又名“膜荚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蒙古黄芪,为“黄芪”的变种,区别在果实无毛。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蒙古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淡紫花黄芪,为“黄芪”的变型。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背扁黄芪,又名“沙苑子”“沙苑蒺藜”“夏黄芪”“扁茎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背扁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背扁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华黄芪,其果实也是“沙苑子”的植物来源之一。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斜茎黄芪,又名“直立黄芪"“沙打旺”“沙苑子”。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斜茎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斜茎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达乌里黄芪,又名“兴安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达乌里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达乌里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达乌里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糙叶黄芪,又名“春黄芪”“粗糙紫云英”。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糙叶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糙叶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糙叶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草珠黄芪,又名“毛细柄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草珠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草珠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草木樨状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草木樨状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草木樨状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草木樨状黄芪

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
紫云英,又名“红花菜”。

      药用分类
      (1)益气升阳;
      (2)补肾固精;
      (3)清热解毒。


      漫话别说
      (1)三个功效代表了黄芪属植物的三个药用部位。补气升阳,是用根,黄芪、蒙古黄芪的根有此作用,云南黄芪、新疆黄芪、西藏黄芪的根有此作用,可能糙黄芪等也有此作用,只要根粗壮即可;补肾固精,是黄芪的种子的功效,背扁黄芪、华黄芪、斜茎黄芪的种子有此作用,难道黄芪、蒙古黄芪、云南黄芪、新疆黄芪等就无此作用吗?清热解毒是紫云英全草的功效,可能其他黄芪属植物的茎叶也有此功效。
      (2)黄芪是个大属,全世界有2000多种,中国有将近300种,只有7种植物入药,相差太悬殊了,就拿华北来说,也有将近20种黄芪,未利用的太多了。黄芪缺货的年代,去找锦葵科的圆叶锦葵、草棉根来代用,不知为何不在黄芪属中寻找呢? 原来华黄芪、斜茎黄芪的种子都叫“沙苑子”,现在只剩下背扁黄芪了,不是自己把自己的路堵上了吗?
      (3)黄芪属是豆科中最重要的一个属,但鉴别原植物还不难,不过也得有点实地观察经历才行。


      附录集汇:《中药大辞典》上的有关资料,药名后的数字,为《中药大辞典》中的药序号。
      黄芪(膜荚黄芪、蒙古黄芪的根)4199:首见于《汤液本草》;甘,温;入肺、脾经;能益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毒生肌。治一切气虚血亏之证,如脾虚泄泻、肺虚咳嗽、脱肛、子宫脱垂、自汗、盗汗、水肿、血痹、痈疽难溃或久溃不敛。
      沙苑蒺藜(背扁黄芪的种子)2427:首见于《本草纲目》;甘,温;入肝、肾经;能补肾固精,益肝明目;治肝肾不足、腰痛膝软、遗精早泄、尿多遗沥、白浊带下、耳鸣眩晕、眼目昏花。
      红花菜(紫云英的全草)2079:首见于《植物名实图考》;微甘、辛,平;能清热解毒,祛风明目,凉血止血;治咽喉肿痛、风痰咳嗽、目赤肿痛、齿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疔疮、带状疱疹、痔疮、外伤出血。
      云南黄芪:(根入药)0700:首见于《云南药用植物名录》;“性温,味甘。”能补气固表,升阳举陷,托疮生肌;治体弱乏力、食少纳差、久痢久泻、自汗盗汗、贫血、水肿、子宫脱垂、脱肛、慢性溃疡。
      阿克苏黄芪(以根入药)2458:首见于《新疆中草药》;甘,温;能补气固表,利尿,托毒生肌;治久病体虚、短气乏力、自汗,盗汗、脱肛、子宫下垂、水肿、气虚闭经、疮溃不敛。
      藏绵芪(西藏黄芪的根入药)5835:首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甘、苦,温;能补气固表,托毒生肌;治久病体弱、表虚自汗、贫血、消化不良、月经不调、带下、水肿、痈疽不溃或溃不收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