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分类本草园(33)-蔷薇属

标签:
杂谈 |
分类: 顺子百草园 |
顺子分类本草园(33)-蔷薇属
蔷薇属植物全世界共有200种,中国有82种,京冀晋有11种,《中药大辞典》收载14种入药,本园收录到14种,即:多花蔷薇(野蔷薇),粉团蔷薇,白玉堂,七姊妹,月季花,现代月季,树月季,玫瑰,美蔷薇,山刺玫,黄刺梅,缫丝花,木香花和白蔷薇。
药用分类
(1)固精缩尿;
(2)涩肠止带;
(3)理气舒郁;
(4)活血散瘀;
(5)清热解毒。
漫话别说
(1)蔷薇属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属之一,常用的中药有金樱子、玫瑰花、月季花、刺梨4种,所有入药的各种蔷薇属植物功效都是向此4个药靠拢。凡是以果实入药,多为金樱子大概功效;凡是以花入药,多为玫瑰或月季的功效;凡是以叶入药,多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根入药,则是综合诸方面于一起。
(2)本属以果入药的金樱子和刺梨,一为温性,一为凉性,实际上是平性药,温而不热,凉而不寒。“刺梨”性寒凉,可能因其名“梨”有关,或许是倒过来的。
(3)蔷薇属植物理论上好区分,实际上很难鉴别,特别是现代月季,就是专家也有不同意见,因为它们多是反复杂交或自然杂交后的结果。不过,对中医药用来说,影响不是太大,正如上述第一条显示的一样。
附录集汇 :《中药大辞典》上的有关资料,药名后的数字,为《中药大辞典》中的药序号。
金樱子(以果实入药)2929:首见于《雷公炮炙论》;酸、涩,平;入脾、肾、膀胱经;能固精,缩尿,涩肠,止带;治遗精、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久痢、白浊、带下、崩漏。《本草新编》:“ 金樱子,世人竟采以涩精,谁知精滑非止涩之药可止也。遗精梦遗之症,皆尿窍闭而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之药以开尿窍,而仅用涩精之味以固精门,故愈涩而愈遗也。所以用金樱子,必须兼用芡实、山药、莲子、薏仁之类,不单止遗精而精滑反涩,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用药之秘,而实知药之深也。”可知,金樱子涩精是可质疑的。
金樱叶2930:首见于《本草纲目》;苦、涩,平;能清热,解毒,生肌,止血;治痈肿疔疮、溃疡、烫伤、创伤出血。
金樱花2931:首见于《日华子》;酸、涩,平;能涩肠,固精,缩尿,止带;治久泻、久痢、遗精、尿频、遗尿、带下。
金樱根2932:首见于《 日华子》;酸、涩,平;能固精,涩肠,止血,活血;治遗精、遗尿、久泻、久痢、吐血、便血、崩漏、带下、白浊、脱肛、子宫下垂、跌打损伤。
美蔷薇果3601:首见于《内蒙古中草药》;甘、酸、涩,平;能固精,止泻,养血,活血;治肾虚遗精遗尿、脾虚泻痢、带下赤白、脉管炎、高血压头晕。
美蔷薇叶3599:首见于《河北中草药》;外用能止血,解毒;治创伤出血、痈疽疔疮。
美蔷薇花3600: 首见于《内蒙古中草药》;“味甘,酸、微苦,性温。”“理气,活血,调经,消肿,理脾。主治消化不良、气滞腹痛、乳痈、肿毒、月经不调、跌打损伤。”
小果蔷薇根(又名“山木香”,两者极相似,属“木香组”)0571:首见于《天目山药用植物志》;苦、酸,微温;能散瘀,止血,固涩,解毒;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月经过多、小儿遗尿、尿频、白带、子宫脱垂、痔疮、脱肛、肿毒。
小果蔷薇叶0567: 首见于《天目山药用植物志》;“性温。”能解毒消肿,活血散瘀;治疮痈肿痛、烫火伤、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小果蔷薇花0568:首见于《福建药物志》;“甘、酸,平。”能健脾,解暑;治食欲不振、暑热口渴。
小果蔷薇茎:(茎藤入药)0569: 首见于《福建药物志》;“微苦、酸,平。”“治腹泻、胃痛、风湿性关节痛、遗尿、子宫脱垂、痛经、脱肛。
小果蔷薇果0570: 首见于《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甘、涩,平;能化痰,止咳,明目,固涩;治风痰咳嗽、眼目昏糊、遗精、遗尿、小儿疳积、白带。
刺玫果(山刺玫或光叶山刺玫的果实)2727: 首见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酸、苦,温;能健脾消食,理气活血;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
刺玫花2726:首见于《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微苦、酸,温;能行气,活血,止血;治气滞胃痛、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吐血、肋间神经痛。
刺玫根2728: 首见于《黑龙江常用中草药》;《长白山植物药志》:“苦、涩,平。”“止咳祛痰,止痢,止血;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肠炎、细菌性痢疾、胃功能失调、膀胱炎、功能性子宫出血、跌打损伤。
刺梨(缫丝花或单瓣缫丝花的果实)2716:首见于《本草纲目拾遗》;甘、酸、涩,平;能健胃,消食,止泻;治食积饱胀、泄泻。
刺梨叶2734:首见于《草木便方》;酸、涩,微寒;能清热,解毒,消肿;治热毒肿疖、痔疮、暑热倦怠、外伤出血。
刺梨花2735: 首见于《草木便方》;“疗疥、痈、金疮。”
刺梨根2736: 首见于《草木便方》;甘、酸,平;能健胃,消食,收涩,止血;治胃胀痛、泻痢、遗精、崩漏、带下、痔疮出血。
月季花0963:首见于《本草纲目》;甘、微苦,温;入肝经;能活血调经,解毒消肿;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跌打损伤、瘀血肿痛、瘰疬、痈肿、烫伤。
月季花叶0967:首见于《湖南药物志》;"性平,味苦。”能活血消肿,解毒,止血;治疮疡肿毒、瘰疬、跌打损伤、腰膝肿痛、外伤出血。
月季花根0968:首见于《闽东本草》;甘、苦、微涩,温;能活血调经,涩精止带;治月经不调、痛经、闭经、血崩、跌打损伤、瘰疬、遗精、带下。
玫瑰花(玫瑰或重瓣玫瑰的花)2579:首见于姚可成《食物本草》;甘、微苦,温;入肝、脾经;能理气解郁,和血调经;治肝气郁结、脘胁胀痛、乳房作胀、月经不调、痢疾、泄泻、带下、跌打损伤、痈肿。
玫瑰根2580:首见于江西《草药手册》;甘、微苦,微温;能活血,调经,止带;治月经不调、带下、跌打损伤、风湿痹痛。
玫瑰露2581:首见于《本草纲目拾遗》;“味淡。”能抑肝和胃,养颜泽发;治肝气犯胃、脘腹胀痛、肤发枯槁。
红刺玫花(粉团蔷薇的花)2113:首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苦、涩,寒。”“清暑热,化湿浊,顺气和胃。主治暑热胸闷、口渴、呕吐、不思饮食、口疮口糜。”
红刺玫根2114:首见于《安徽中草药》;苦、涩,寒;能活血通络;治关节炎、颜面神经麻痹。
十姊妹(七姊妹的根或叶入药)0018:首见于《本草纲目拾遗》;苦、微涩,平;能清热化湿;治黄疸、痞积、妇女白带。
刺石榴根(峨眉蔷薇的根)2747:首见于《秦岭巴山天然药物志》:“性平,味酸、涩。”能止血,止痢,杀虫;治吐血、崩漏、白带、痢疾、蛔虫症。
峨眉蔷薇花3875:首见于《中国民族药志》;“降气清胆,活血调经。用于‘龙病’‘赤巴病’,肺热咳嗽、吐血、月经不调、脉管瘀痛、赤白带下、乳痈。”
刺石榴果2746:首见于《陕西中草药》;酸、涩,平;“止血,止痢。主治吐血、衄血、崩漏、白带、痢疾。”
苞蔷薇根(硕苞蔷薇的根):首见于《福建民间草药》;苦、涩,温;能补肾,固涩,活血,消肿;治遗精、久泻、盗汗、脱肛、阴挺、疝气、睾丸肿痛、脚气、月经不调、闭经、风湿痹痛。
苞蔷薇叶(硕苞蔷薇的叶):首见于《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微苦,凉;能清热,解毒,消肿;治疔疮肿毒、烧烫伤。
苞蔷薇花(硕苞蔷薇的花):首见于《全国中草药汇编》;能润肺止咳;治肺痨咳嗽。
苞蔷薇果(硕苞蔷薇的果实):首见于《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甘、酸,平;能健脾,利湿,祛风,调经;治腹泻、痢疾、风湿痹痛、月经不调。
前一篇:顺子分类本草园(32)-悬钩子属
后一篇:顺子分类本草园(34)-黄芪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