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温度
(2023-01-25 21:59:18)
标签:
情感文化历史时尚 |
分类: 散文 |
一直相信,文字是有温度的。从一个字到一句话再到一篇文章,文字的功能如同搭建一座高楼大厦,楼成了,文章也锦绣了。
锦绣之文,美到极致,如沐春风,这是文学的温度。一部流传深远的文学作品,必定是温暖人心、震撼心灵的。魏晋南北朝是中国文学的自觉时期,尽管朝代更替频繁,社会动荡,文人们在险恶的环境中求生存,以隐逸之风和清高不仕的方式,钟情山水,倾情文学,这个时期的文学创作,出现了建安风骨、田园诗、山水诗等,通过文学来勾勒巨大广阔的生活画卷,表现其思想的深刻,显示精神的力量和人格的尊严,从而给人以温暖向上的力量。
好文章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好文章也必须与时代同频共震。其实有很多作家,比如雨果和托尔斯泰,他们都用小说人物或者故事记录他们所处的时代。
“文学有一个功能,就是对时代的记录的功能,这是我所信仰的。”冯骥才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作为新时期文学作家,他特别信仰文学对时代的记录功能。冯骥才的文学创作起步于改革开放时期,最早的作品出版于1979年前后,他陆续出版了《冰河》《凌汛》《激流中》《漩涡里》四部作品,以非虚构的写作形式,记录了自己从青年时期到今日,分别以生命史、精神史、心灵史、思想史的笔法来描绘半个世纪的文化人生。
世间万物皆有温度。文学的温度是一种精神的力量,是一股熨帖人心的暖流,作为一名文学工作者,我们要深入生活,紧跟时代步伐,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作品,将文学服务人民,以文学的温度温暖社会,用文学的感召唤醒良知,用文学的力量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