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爆炸》112:梅
(2016-02-10 16:38:51)
标签:
文化情感历史教育旅游 |
分类: 散文 |
红梅开了,绿梅也开了......晨起的惊喜!友人在朋友圈里晒图。
白中微微浮一层绿意,这种萼绿花白、小枝青绿的花原来叫绿梅啊。见过红梅、白梅、蜡梅,还真没见过绿梅。
这绿梅委实稀奇,真容难得一见。见得最多的是蜡梅,一树淡黄,多而繁密,花叶不相见,在某个庭院的角落幽幽地开放,像一位故人悄然而来。红梅最有诗意了,一层白雪轻轻覆盖,雪白花红,这梅便似喝醉了酒的姑娘,胭脂凝颊,格外可人。
蜡梅入冬初放,故称冬梅或寒梅,梅花大多在春天里开放。旧年早春,与友相约踏青,一路春色明媚,万物从沉睡中醒过来,在一个开阔的山冈上,忽见整片嫣红,一人大呼:桃花开了!
是么?真的是么?
乍一看,有点像;再一看,不是。这颜色红得不一样,花型也不像。桃花脸带微笑,轻盈灵动,很热闹的样子;梅花冷艳孤高,开得轰轰烈烈,却一脸凛然。一样的漂亮美媚,主要是看气质。
家乡多桃花,梅少些。沃洲湖畔的岭头等,桃花成林,开得绚烂,用“川原近远蒸红霞”或“春来遍地桃花水”来形容,并不过分。每年春天去赏花,桃花看得最多,在桃枝间跳跃留影,玩得尽兴。梅花自然有,但不成林,偶尔一棵两棵,一枝一朵,经得起细看,折一小枝回来,养在水瓶里,倒也十分得趣。
但我不会把桃花插到瓶中的。
梅花,可谓是人间第一枝。因为傲霜斗雪,因为品性高洁,作为励志的一种比喻,用得最多的一句是“梅花香自苦寒来”,小时候作文,动不动就搬来,摆在哪一篇都行。用得多只觉俗了,而且当地人取名,喜欢傍“梅”,女人叫梅燕、梅香、梅娟,男人叫梅千、梅根、梅焕的,仿佛取了一个梅字,自己就成梅一般的人物了。
其实,梅还是梅,不俗。古代写梅的诗词很多,从“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到“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那一些诗词仿佛一条澄静白练,从幽远缥渺的年代抽出头来,浸着雾气,一路飘飘荡荡,散发着古旧芬芳。我特别喜欢“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那一句,活脱脱是一幅优美的山园小梅图。有人说这句形容桃花也可以啊,清高孤傲的横出斜放之势,有意无意、可近不可玩的暗香,恐怕热爱喧闹的桃花担待不起吧。
早年迷上小说,对书中梅一样的女子特有感觉,如《红楼梦》里的妙玉,《家》里的梅表姐。《红楼梦》中的妙玉,是一位最具神秘气质的女子,在拢翠庵带发修行,她极端美丽、博学、聪颖,也极端孤傲、清高、不合群,这种极端物化了她,像极了梅花品格,而况她真的喜爱梅花,拢翠庵里种植的十数枝红梅,是大观园里最美丽的梅花。妙玉就是梅花,许是曹公真意。
“原来这一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枝纵横而出,约有二三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真乃花吐胭脂,香欺兰蕙。各各称赏。”妙玉的梅花,端的就是那么美丽高洁、清冷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