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故事》之三十九:谁动了中国蚕种?
(2013-03-03 22:30:42)
标签:
味道中国帽子故事之三 |
分类: 散文 |
一个尊贵的公主,却是西域历史上最美丽的小偷。你信吗?
因为爱情。
被爱情迷醉的时候,往往是奋不顾身的,哪怕头上悬着利剑,也无所畏惧了。东国公主敢忤逆国王,把蚕种和桑籽藏在皇上赏赐的凤冠里,在侍卫一道道的严密检查中,侥幸过关,献给心仪的夫君,把中原的丝绸之种燎原在西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上古时代,中原的丝绸出口到西域甚至罗马,那薄如蝉翼、柔若鸽毛的美丽总是在触动西方人的神经:这是怎么生产出来?
迫切想知道栽桑养蚕的秘密,迫切想知道丝绸生产的技艺,不仅仅是远在地中海的罗马人,也包括西域的瞿萨旦那国(即唐代的于阗国,位于今新疆和田附近)的年轻国王。
可是,中原皇帝对这项“专利”实在防范得紧,一朝一代下来,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谁要是泄露了养蚕的秘密,谁就得判极刑。
要想得到贵如黄金的丝绸生产技术,简直比登天还难。尽管西域人上了一些手段,比如偷运、卧底,但都没有成功。
灵感也许只在一刹那。有人给瞿萨旦那国国王出了一个点子,说与东国和亲,让公主嫁过来。
这一招果然奏效。搞好邻国关系,等于为西北边疆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东国国王答应了来使的请求,决定把公主嫁过去。
远嫁西域,公主有说不出的惆怅。这时,来使送来一张瞿萨旦那国国王的一张画像,说国王如何英俊能干,国家如何富裕繁荣。
公主盯着国王英姿勃勃的画像,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漫上心头。这个男人,与她平时见到的男人不一样,那种粗犷强悍,那种豪放雄健,那种西域人特有的男人味,一下子击中她心中的柔软,仿佛像冰山下的一泓清泉,在阳光的照耀下明媚着。
她心里划过丝绸一样的湿润和欣喜。
一见钟情。她爱上了。
遇上爱情,女人是伟大的,也是胆大的,对于心上人的请求,她什么都愿意去做。
“我们国家从来没有丝棉桑蚕之种,你一定要把蚕桑种带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自己植桑养蚕,穿上丝绸衣服了。”使臣带来了瞿萨旦那国王的话。
美丽娇弱的公主,小心翼翼地策划着一个美丽的“小偷行动”。
不妨展开美丽的想像。
一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公主和宫女一番乔装打扮,突破侍卫一道道严密的防线,悄悄潜入贮藏桑蚕种的密室,烛光微小,四周昏暗,风轻轻地吹过来,黑色的小虫子影影绰绰在伏在桑叶上,慢慢地蠕动着自己的身子。尽管心怦怦地乱跳,她还是咬咬牙把无数片爬满蚕的桑叶带了出来。
出关是要检查的,聪明的公主把蚕种藏在帽子里。皇上赐的凤冠,有谁敢搜?
东国的桑蚕种,中原丝绸制作的核心技术,就这样被盗出了边城,走进了西域这个小国家。
春天到了,瞿萨旦那国多了一种别样的树,那是桑树。碧绿的桑叶又成了蚕宝宝最幸福的美味。
国王与公主肩并肩,徜徉在绿树成荫的桑园里,此刻有风吹过,桑椹的甜香在空中弥漫着。国王温柔地抚摸着公主丝绸般柔软的头发,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柔柔的,凉凉的,有丝绸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