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女人有味》:闻香、知味、识人
标签:
转载 |
![[转载]《女人有味》:闻香、知味、识人 [转载]《女人有味》:闻香、知味、识人](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散文家、诗人潘丽萍女士的散文集《女人有味》六月份寄到我的手上,距离现在已经三个多月的时间。寄来后我还没来得及翻阅,就被友人拿去,又辗转多人之手,过多人之耳目,直到近日,才又回到我这里。略显遗憾的是,回到我这里已经不复原来面目,封面略有折损,但由此可见,这本散文集受到欢迎的程度。趁着国庆长假,我仔细的拜读了这本厚重的散文集。
以前读过潘女士的诗集《花朵的内伤》,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且写了一篇文字,系统的总结了自己阅读后的感受。潘女士的诗清丽喜人,自然天成,含蓄蕴藉,温婉多情,用李白的那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形容其诗的风格,非常恰当,巧的是潘丽萍女士的笔名就叫“青荷”。而她的散文却迥异于诗歌的风格,呈现出别样的景观。
把女性当做写作的客体,翻开文学史,这样的文字可谓洋洋大观,蔚为繁盛。但有意思的是真正的女性书写女性,尤其是全本书都把女性当做写作的客体陈述,就我粗陋的见识,比较少见。此类作品书写者大都以男性居多,但是不客气的说,男性书写女性,虽然摆脱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的束缚和禁锢,多了一份通脱与自由,但总使人感觉像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所谓隔山打牛,终隔一层。更何况男性书写女性时,哪怕是最为坚定地女权主义者,也不免流露出赏玩的不敬之态,抑或字里行间带有一丝猥亵的暧昧,更何况那些别有用心者。
站在女性的立场上反观自身,其角度之一便是关注自己的身体。因此这本散文集的第一辑作者命名为“女人身上的那些事”。作为当下一个时尚的知识女性,对身体的关注当然迥异于启蒙年代,如“五四”时期对于身体解放、两性平等的角度,那些已经成为过往,那些话题太过沉重。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不同诉求,站在当下,女性的具体的诉求是什么?潘丽萍女士给出了她的答案。《情陷“小妖精”》一文写道:“女人妖娆,重在腰。一步三摇,弱柳扶风;看似脚步在移,实乃腰之舞蹈。模特在猫步,是腰在动;跳舞之婀娜,是腰在扭。腰是轴心,身材之美全凭它做主”。由此可见,对于“美”的追求已经成为当下女性摆脱沉重历史话题后的集体诉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可能你会这样说,爱美是人特别是女人的天性,自古而然。但是传统女性在追求美的时候,更多的是女为悦己者容,女性梳妆打扮更多的是取悦于男性或者是意中人。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等待心上人乘船归来,但当所思之人杳无归程,又早晚倦梳头,寂寥打发时光。“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而现代女性追求除了女为悦己者容以外,更多得是对于自身价值的认识,以及出自于身体本能的需要。我爱美,美就是唯一的需要,别无其他。当爱美与健康像抵触的时候,做不成“排骨精”时,“做一回丰盈的‘糯米小圆子’,也挺可爱的。其实活得轻松自在才是美”(《排骨美人累得慌》)。可以这样说,尽管美是每一个女性追求的目标,但是从关注他人需要,到关注自己审美的自我实现,是质的飞跃。
这一辑中的还有很多篇都写得情韵灵动,意味深长。在《爱恨高跟鞋》中对高跟鞋爱恨情仇的矛盾心态,读来令人莞尔;《别让时尚“忽悠”了》一文对时尚的独特认识,见解深刻而独到。我最喜欢的是《如果才色是一场阴谋》,其中对发生在诸如李清照、杨贵妃这些美丽女性身上的悲剧,读后令人心有戚戚焉。这篇文字最后写道:“才高八斗也好,貌赛西施也罢,女人千万不要自恃——不妨学学怀着平常心的普通女人,心胸宽广;只要阳光不要阴谋,一生平安无忧。”说得真好!
如果说第一辑作者所关注的只是浅层次的女性对于美的追求,那么第二辑关注的则是女人身上所散发的“令人迷醉的女儿态”。女性的美不仅仅体现在外在的容颜、服饰、体态,更多地体现在她们的一颦一笑、言行举止上。即使外形酷似的双胞胎姊妹花,往往给人的感觉也大相径庭,或许姐姐冷若冰霜,或许妹妹热情似火。生活中有的人艳若桃李,笑靥如花却心如蛇蝎;而有的人外表并不出众,但是质朴单纯,心地善良。由此可见,美在外表太过于肤浅,真正的美来自于女性从里到外所散发出来的的魅力和独特的气质与人性光辉。
在《诗集》的同名散文中《女人有味》中,作者写道“拥有女人味并非易事,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修养层次以及人生阅历的女人,无法烹调出醉人的味道。女人如何跳出味儿来,关键靠自己——淡雅、恬静温柔,成熟、知性。好好‘烹饪’吧!使自己秀色可餐,暗香浮动。”《当女人爱上唠叨》中对于爱唠叨的女人的另类解读,令人叹为观止。《与嫉妒有染》让人惊叹作者对人生世相的敏锐观察和和对人性卑劣荒谬之处的深刻揭示,而这种观察和揭示能够通过作者一支生花妙笔妥帖、精妙的表述出来,文质兼美,相得益彰。《酒醉红颜》、《女人就怕不出名》、《媚死人不偿命》皆是这样的文字。
(未完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