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读书心得 |
《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心得
顾丽娅
在寒假之际,我阅读了戈柔的《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一书,与名师对话,去反思前阶段的成长、不足,去开拓视野,拓展经验,去养成一些好习惯,不断完善和提升自我。随着我们的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虽然各幼儿园都已认知区域活动的重要性,但依旧有很多的教师凭经验、按计划来创设环境和投放料,从而忽视了对幼儿学习的关注,也忽视了不同情况下给与幼儿的支持。本书中对幼儿园区域游戏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与深度的解剖,对于教师在区域活动中的各类情况和问题都有详细的案例与解决的方法,相信只要认真研读此书,教师们在今后幼儿园区域活动的组织能更加得心应手。下面就本书的第三章节,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清理材料的关键特征,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在理清材料的关键特性中,我知道了理清材料的关键特性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引发幼儿探究欲望的关键。在幼儿的认知发展中,小中班幼儿的思维特点主要是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在与具体的物体和环境的互动中促进思维的发展。学习中,我还解了在投放材料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下几点:1、目标性2、探究性3、层次性4、变化性。
例如小班益智区材料“拼图”中,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提供了动物拼图和雪花片。幼儿在多次游戏后,便失去了拼图的积极性。结合书中的内容,我充分的感知到材料是我们教育目标的一种具体存在形式,我们应该将活动的目标有效的渗透在即将投放的材料中。因此,我在益智区新增了各种大小三角形、圆形等幼儿常见图形。让幼儿通过观察、拼搭等活动,获得了有关形状的感知觉。同时,材料中的大小三角形是可以相互转换,拼出不一样的形状,幼儿可以两人一组进行比赛拼出形状多的胜出。
书中提到“教师提供的材料,必须尊重幼儿在心理上不同的发展速率。”且幼儿的发展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存在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的。因此在《大大和小小》的主题活动中,我在美工区不仅提供了大鱼和小鱼,还提供了大猫和小猫,提供了各种颜色的三角形纸片供幼儿粘贴添画制作小鱼;提供了不同大小的椭圆形纸片、长方形白色纸片供幼儿撕贴出大鱼和小鱼最后完成后分别喂给大猫和小猫。不同难度的材料促进了不同能力幼儿的提升和发展,保证了每一位幼儿的活动权利,同时也让这一活动变的更加有价值。
在不同的主题中,我们要投放不同材料促进幼儿的发展;在不同的区域中,我们同样要投放不同的材料帮助幼儿探索和感知。材料作为区域活动的灵魂,有效的帮助幼儿自主、主动的获取成长所需经验,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让幼儿对学习持有长期、有效、有益的探究兴趣和欲望 。
环境创设和教学活动一样要以幼儿为主体创设基于儿童视角的环境,反应幼儿当前学习的环境,让幼儿成为学习环境创设的主人!通过区域材料小小的改变,我们希望能给与孩子们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和空间,让孩子们的学习更为多元和主动,让孩子在自主体验、自发建构中获得身心和谐发展,让孩子们在小小的区域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