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为老百姓不消费了,资本要开始明抢了?

(2025-03-25 23:11:27)
标签:

老百姓不消费

资本要开始明抢

大平台垄断

财经

分类: 财经时事
资本的消费布局

因为老百姓不消费了,资本要开始明抢了? 
潭月财经 2024-12-27 14:41 广东

最近有个现象特别扎眼:商场的顾客越来越少了。要是回忆一下以前节假日的情景,那叫一个热闹,人挤人,商场里到处是人头攒动。但现在呢?

导购员站得比顾客还多,商场空荡荡的,连节日气氛都淡了不少。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先来看看数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说,202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7.2%。听起来不错吧?

但仔细一看,增速扣掉物价因素后,实际只涨了1.8%。这就让人有点凉了——老百姓的钱包确实瘪了。日子紧巴巴,谁还有心思逛街消费?

央行的数据显示,居民杠杆率已经飙到63.5%,意思是,老百姓欠的钱都快赶上年收入了。再加上房贷的压力、工作难找、收入涨得慢,日子过得紧,谁敢随便花钱?

年轻人是最有感触的。喊着“没钱”的不在少数,能省就省,能不买就不买。消费降级成了生活常态。

吃饭点外卖,衣服能将就就将就,连娱乐都靠免费的短视频打发时间。说到底,口袋里没钱,消费意愿自然就低了。

可资本家们可不干。他们看着消费者不愿花钱,就开始动歪脑筋了。各种套路层出不穷。

比如你点个外卖,系统悄悄给你涨价;购物平台的促销活动,动不动就玩“先涨后降”的把戏;还有些商家搞强制消费,让你不买东西都不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统计显示,2023年全国接到的消费维权投诉接近1000万件,比2022年增长了15%。这些数据背后,就是消费者被套路、被坑的现实。

更让人担心的是,有些大平台已经开始走垄断的路子了。工信部的数据表明,2023年前三季度,排名前十的电商平台占了市场80%以上的份额。大平台越来越强势,小商家活得越来越难,最后吃亏的还是普通消费者。

试想一下,选择变少了,价格却越来越高,咱们还能有好日子过吗?

再看看经济大环境。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了5.2%,这个速度比以前慢了不少。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年轻人就业压力大,消费能力自然也受影响。

而且贫富差距还在拉大,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社会流动性下降,年轻人的焦虑感直线上升。有人调侃,现在的年轻人是“生不起病,买不起房,谈不起恋爱,甚至连死都死不起”。

总的来说,消费者的日子并不好过。物价在涨,选择在减少,收入却跟不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数据显示,2023年收到的价格投诉比去年增长了20%,这说明市场上价格乱象不少,消费者的权益被侵害的情况更严重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也不是所有事都往坏处看。消费降级有时候也不完全是坏事。起码能让人学会理性消费,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而资本的各种套路和“明抢”,可能会加速消费者的觉醒,让大家更注重保护自己的权益。数据显示,超过60%的家庭已经开始主动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这算是个好现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消费者维权意识的确在提升。市场监管部门表示,通过正常的维权渠道,消费纠纷的解决成功率超过了85%。这说明,只要我们敢于站出来维权,权益还是有机会被保护的。

与此同时,政府也在加强监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加大力度整治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问题,力求改善消费环境。

不过,大平台垄断、小商家生存空间被压缩的问题任然难以解决。数据显示,2024年初,电商领域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还在进一步上升,小企业依旧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虽然监管部门已经出台了一些反垄断措施,但要真正起到效果,还需要时间。

看完这件事,我的感触挺深的。老百姓的钱包瘪了,可资本却越来越会“抢钱”,这背后反映的问题非常现实。收入跟不上物价,消费欲望自然低,消费市场冷清也就不奇怪了。

但让人担心的是,资本的套路越来越深,消费者权益受损的现象越来越多。说到底,市场经济需要的是公平竞争,而不是大平台一家独大、消费者被迫买单。只有政府监管到位、企业守住底线,消费者提高警惕,市场才能良性发展。

【网友热议】

这件事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少讨论,网友们的评论五花八门,但都挺有意思。

网友“老王说市场”感叹:“资本家是真精明,老百姓不花钱,他们就想尽办法从兜里掏钱。大数据杀熟、促销套路,真是花样百出。”

网友“省钱达人小丽”调侃:“现在买东西真得睁大眼睛,平时标价99,促销活动标价‘原价129,现价99’,看着都来气。”

网友“小商家阿强”吐槽:“我们小商家是真难啊,大平台垄断得厉害,搞活动还要交各种费用,最后就是亏本赚吆喝。”

网友“数据帝”用数据说话:“全国消费维权投诉近千万,这说明啥?老百姓真是被坑得不轻。”

网友“乐观的阿姨”倒是挺正能量:“消费降级也没啥不好,起码学会精打细算了。只要日子能过下去,少花点钱也挺好。”

看着这些评论,你会发现,大家的关注点不同,但对资本套路的反感却是一致的。最后不禁让人想问,消费者到底还能不能有点好日子过?

讲了这么多,事情的本质其实很简单:老百姓的钱包瘪了,消费少了,而资本却用各种套路“明抢暗夺”。说来说去,这些问题的根源还是收入增长跟不上物价上涨,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监管的确在加强,但面对资本的“花招”,咱们消费者还是得多长点心眼。

想想看,这样的消费环境,你觉得正常吗?

那么问题来了,老百姓的钱包瘪了,资本的套路越来越多,这到底是谁的问题?是消费者花钱太少,还是资本家太贪心?政府的监管力度够不够?

普通人又能靠什么保护自己的权益?最后问一句:消费降级真的是好事,还是咱们被逼无奈的选择?希望大家能在评论区说说自己的看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